設法彌補:盡可能地設法彌補你所造成的損失或傷害。這樣做的目的,不是收買別人再來喜歡你,而是讓對方知道你真的很在意,也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抱歉。如果你讓朋友生氣了,何不做件對方喜歡的事?這樣肯定能表示,你在意他,更在意這份友誼。同樣,如果你開了你爸的車,還他時車裏都是可樂罐子,搞得他很不高興,你就應該答應他明天會把車清理一通,他才不會覺得,你隻是把開他的車當做理所當然的。不過,如果隻是一件小事,例如,你說你朋友的笑話一點不好笑,口頭上道個歉也就夠了。你也用不著為說溜了嘴,而去買件夾克送他,或請他吃頓午餐。
別人不接受你的道歉該怎麼辦?
很不幸的是,有時當事人還在氣頭上,不管多麼真誠動人的道歉,都無法讓他原諒更談不上忘懷。如果,你真的非常努力道歉,而對方還是拒絕或是完全不接受,那麼,可能對方還需要多一點時間讓自己平靜下來。給他們一兩周的時間,然後,再做嚐試。你的堅持會顯示,你把彌補過錯當做頭等大事。如果,再次被拒絕,那你可能得接受,這個人將在你的生命中消失了的事實。起碼,在對方的傷口複原之前,隻有如此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確實無法控製別人如何接受我們的道歉--這也是為什麼道歉的目標永遠不該是爭取對方的原諒。如果,對方真的原諒了,事情當然更圓滿。但是,即使關係並未能完全修複,道歉也可以算是成功的。怎麼說呢?因為,真正的道歉是向對方表示,你知道自己做錯了,你也覺得很不好--而不是隻想撫平對方生氣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道歉完全是有口無心,比如叫你男友把他那隻邋遢狗牽得離你遠一點,你後來說抱歉,不是因為你覺得自己態度不好【那隻狗真的很惡心!】,隻是你不想整個周末為這點事跟男友慪氣。你可能會告訴他,你不應該嫌棄他的愛犬【或心愛的夾克,或新剪的發型】,但是,你心裏完全想不通他為什麼這麼生氣。
向別人承認自己的錯誤固然不容易,可是,向自己承認錯誤卻似乎更困難。但是,我們都會出錯,也都有短處,而且,我們也都會說一些或做一些傷人的事。除非,我們真的看到自己的錯誤,否則,我們將永遠無法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
所以,當你真心道歉時,就算對方不接受,你還是會覺得好過一點。因為你自己知道,你不是隻想息事寧人,你是真的能從這個錯誤中學到教訓。更有意義的是,你不但向對方,也向事件中所有的人,證明你是一個願為自己行動負責的人,而這正是你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承認自己的局限
奇怪的是,往往在我們很想把每件事都做好的時候,卻偏偏有地方出錯了。這是因為,你手上玩的球越多,越可能掉下一兩個。就像我采訪的一位青少年,生活中同時要照顧許多件事,結果,可能會超過自己的能力限度。比如,為了想進入第一流的大學,你參加了好幾項課外活動,花好幾小時練足球,主持學生會,又擠出時間到流浪動物之家去做義工。同時,你又得挪出時間做家務,與家人共進晚餐,和朋友出去玩,與男/女友約會以免他/她覺得被忽略了。你還想把自己的成績分數拉高。拜托!在這種壓力下,總會有哪一項不能盡如人意的。可能是功課出錯了,或約定的時間搞錯了,或是讓某人失望了。這不能算父母或朋友的錯,他們隻是占用了你一點點的時間,而是你把自己逼得太緊了。你必須了解自己的局限,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活動時間,並接受自己有時候無法周全地顧及每一件事情。
以蒂娜的例子來講,她16歲就創辦了The Buzz公司,該公司專門調查研究青少年的熱門事物。這家公司雇用十幾歲的青年收集流行信息,主持產品試用,提供流行服飾公司如American Eagle、Nike、Union Bay等品牌信息,了解青少年的口味。這工作聽起來很棒吧?真的是!可是,要同時主持1500萬美元的事業,又要以優異的成績完成高中學業,申請進入大學,讓蒂娜【現在已22歲】學習到要接受自己的局限。在過去的歲月中,我多半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總是把事情搞成像是別人的過失。可是,越長大,我卻因為事務繁忙,越來越常犯錯。我16歲就開創了自己的公司,因此,我總是在學校、運動、課外活動之間遊走,而且,我在班上成績不錯,所以看起來我還應付得挺好。
進入大學以後,我還是按照同樣的時間分配生活,但是,卻似乎有點過了。除了上課以外,我還擔任校刊的主編,參加了一個社團,成為一個項目的運動員,同時負責經營The Buzz公司。我甚至答應為明年的大一新生,提供小區服務項目,那份工作本身就是個全職工作。所有這些承諾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每一個我加入的團體,都希望我把它放在第一位。許多事開始撞期,我終於體會到,我沒有辦法完成所有我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