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軍旅 軍旅也是一種行業。清代的八旗子弟一出世就有一份旱澇保收的糧餉,被稱為“鐵杆皇糧”,他們的主要職業就是從軍。 曆史上各朝各代都設有軍隊,以維護國家和平,保證國家統一。大多朝代也會對軍隊進行分類。如元代軍隊按士兵民族成分不同,分為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和新附軍四類。蒙古軍都為蒙古人,男子15歲以上、70以下全部編入軍製,“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羊”;探馬赤軍是從蒙古各部中抽調一部分軍隊,專門用來充任攻打城池的前鋒以及戰後留駐占領區域的軍隊,經常衝鋒陷陣、出生入死;漢軍主要包括金末漢地的地主武裝,其主要作用是穩定南方局勢;新附軍又稱南軍,由南宋投降元朝的軍隊組成,此軍隊不參戰,多在邊陲之地從事屯田和工役造作。 軍人奉“忠義神武”的武將關羽為軍神,因為軍人首先就要有服從長官的“忠心”。過去軍人家中都掛關公神像,兩側貼上對聯,上聯是:“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下聯為:“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橫批:“亙古一人”。 (二)胥吏 胥吏分布在古代中央及各地府縣的戶、吏、刑、兵、禮、工這六部或六房、六科中,他們是官衙中的負責文筆案牘的小吏,也叫書吏、刀筆史、書辦、牘吏等等。各類胥吏中最重要的是掌管錢穀的錢糧書吏和掌握刑名的訟師。 胥吏供奉的祖師為蒼王,蒼王即倉頡,是字祖。因為辦理文案,要時時與文字打交道,這樣就離不開字祖了。還有的敬奉三郎神,即秦朝的三郎官。北京的胥吏供奉的是一位叫“毛老頭”的人,傳說他是明代時的廣東人,皇帝朱元璋曾向他詢問修建藏書樓的選址建議,毛老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並被朱元璋采納,而朱元璋卻殘忍地將毛老頭活埋在藏書樓的後湖邊上,用如此方法讓他看管那些檔案書籍。果然,過了許多年後,那些檔案書籍毫無損壞。 (三)衙役 衙役是指衙署中的役卒,俗稱其為“差狗兒”,又因為官衙大門有六扇,因此還有叫他們傍六扇門的。 各州縣中的衙役大致有三種,稱為“三班”。 一種為快班,即捕快,專管城鄉間的偷、搶、奸、殺、賭、娼等案件,負責持拘票(地方官用朱筆當堂寫的“立拿人到案”的堂諭)或火牌(形狀類似泥工調灰的泥掌,上畫有虎頭、中是地方官員朱筆所畫“行”字、下是火焰,背麵是白底黑字“立拿某人到堂聽審”)去抓人。他們常常騎馬去拿人,因此也叫馬快。 第二種為皂班,包括皂與隸兩種,是衙門裏的打手,即執行官員“棍棒伺候”命令的人,若他們收了犯人的賄賂,就會“假打”。皂班還叫吼班,因為知縣升堂審案時他們要吼“虎威”。 第三種叫壯班,即壯年的武裝,是負責執行差役的命令以及保衛衙門和知縣安全的人。 (四)獄卒 獄卒即古時候的監獄警察。 古代最早的刑獄之官是堯舜時代的皋陶。傳說他有一頭帶角的羊,他將那些有犯罪嫌疑的人押去讓角羊聞,若此人有罪,羊就去撞他,無罪則不撞。 宋以後,蕭何被奉為獄神。蕭何曾輔佐劉邦建立漢初的法製,製定了漢朝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法典《九章律》,因此他也被稱為“定律之祖”。 (五)師爺 師爺就是古代主要官員的參謀和秘書,“師爺”一詞是對這些官署幕僚的尊稱和習稱,也稱其為幕友、幕賓。 師爺一行由來已久,我國師爺最著名的出處當屬清代的浙江紹興府,當時的紹興師爺名聞天下,甚至“紹興師爺”這四個字不僅代表了紹興府一地的師爺,而成為全國師爺的通稱。有人曾因此將“紹”字概括為“搞來搞去,終是小人;一張苦嘴,一把筆刀”。 古時的師爺們也是身處官場,他們大多具有廣博的學識、多謀善斷、洞達世情、周知利弊,且八麵玲瓏、交友廣泛,頗能為主人排憂解難。然而,師爺與主人的關係是賓主關係,師爺要做幕主的良師益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並非是俯首乞食、斂眉就衣,對幕主屈從。師爺們要求自己對主人做到三點:盡心、盡言、不合則去。因此,魯迅曾說:“我們紹興師爺的箱子裏總放著回家的盤纏。” (六)清客 門客在我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職業,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權貴輕財好士,形成了養士的風氣,門下食客常常有數千人。 清客便是在富貴人家幫閑湊趣的一類門客,也叫幕客、篾片等。他們一般都身懷才藝,精通琴棋書畫等來討主人的歡心。關於清客概貌,古時流傳著一首十字令:“一筆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圍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詩,八張馬釣,九品頭銜,十分和氣。”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兩點,清客們要八麵玲瓏、機巧伶俐才行。 有人把清客分為三等。上等清客學問數一數二,而命運不佳,做不上高官顯宦就做起高人隱士,攜畢生學問投靠到勢利門下,李笠翁和陳眉公等都屬於這類人。中等的清客人有十要十不口訣:“一團和氣要不變,二等才情要不露,三斛酒量要不醉,四季衣服要不當,五聲韻律要不錯,六品銜要不做,七言詩句要不荒,八麵張羅要不斷,九流通透要不短,十分應酬要不俗。”下等清客首先要念過書,略通斯文,得比市井之人強;其次要會鑽營巴結等。 (七)長隨 長隨是官吏的仆役,稱為此名,可能因為他們長隨主人身後。 長隨分在官宅內、官宅外以及官宅內外之間當差的三類,並分別有不同的分工和稱號。在官宅內當差的人中,守官府大門的叫門上,掌管官印的叫僉押,管膳食的叫管廚;在官宅外當差的人中,掌管倉庫的叫司倉,出外辦事的叫辦差;而介於官宅內外當差的又叫跟班,主要侍奉在官吏左右,出門時也與官吏同行聽候差遣。 長隨這一行祭拜的神為鍾三郎。據說鍾三郎是“東郭先生和狼”故事中那隻忘恩負義的中山狼。有句俗語道“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因此中山狼也用來形容小人得誌,這正與長隨們心理相仿。他們身份低微,常被人呼來喚去,而又總在與達官貴人接觸,便極易產生小人巴望得誌的心理,企盼有朝一日能發跡。然而,中山狼固然沒有一個好名聲,因此,他們對鍾三郎的祭拜總是晚上關了門悄悄進行。 (八)太監 太監是一個特殊的職業,也是封建社會中的一個畸形職業,做太監要對男性進行閹割,即用刀子割掉其外生殖器。 封建社會時,太監們出入宮闈,侍奉皇帝、太後、皇後、嬪妃,也做些力役雜活。不僅皇宮,王公大臣的私宅也有用太監的,所以雖然代價很大,但當時太監也成為了社會上一條謀生的出路。 做太監要越小閹割越好,這樣才能長得俊美,才利於在宮中發展。被閹後成為太監的人,生理會發生很大變化,聲音娘娘腔,而且長期小便不能自禁,身上便有一股酸餿味。並且在心理上,太監都有自卑感,特別是中老年太監,脾氣更是喜怒無常。由於雄性激素少,雌性激素分泌增加,他們臀部和腿部皮下脂肪增厚,身體重心由胸部移至腰部,走路很像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