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師者之心(3 / 3)

“如果你們不想將自己的理想扼殺在搖籃裏,那你們就得付出200%的努力,100%的付出,最多隻會讓你們得到80%的滿足,隻有200%的要求,才會讓你們得到100%的收獲。你們現在是初一,中學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你們的父母在你們的身上都是寄予厚望的,都長點心吧!如果你們一味的安於現狀,要做一隻井底之蛙,那我真的是無話可說。”對於鄭乾而言,如果一件事值得做,那它就值得做好。當然,她也知道用自己理想的標準去要求他們,是有些嚴苛,但是,她真的很著急。作為一個支教生,她不奢求過多,如果在結束自己的支教生活時,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激發出他們的上進心,讓他們不再這麼荒廢光陰,她就知足了。

就在鄭乾為四班學生在月考過後的表現而生氣時,思君也在因對三班的月考試卷的不滿而第一次大動肝火。三班的同學本沒把思君的怒氣當一回事,但是畢竟“泥人也有個土性,”從未跟學生紅過臉的思君這次真是讓這些學生大開眼界。

“我知道,曆史不是中考科目,上我的課,你們也是很無聊。但是,無論你們會不會,擺正考試態度是最起碼的吧!一次考試不僅是對你們的平時學習效果的檢查,更是在考察你們對待一件事情的態度。”思君在看過三班的曆史卷子後,非常的生氣。其實,真正讓思君氣憤的不是這些學生不會做考試題,而是他們答題的態度。全班38人,沒有一個及格的,這也就算了,38人中得有30人大題一片空白,他們連蒙都不願意往上蒙。“好班”尚且如此,就更別提一班和二班了。

“從這張卷子上,就完全的可以反應出你們對待考試的態度。細節決定成敗,在平時的考試過程中,你們就這麼漫不經心,等到中考的時候,你們同樣會習慣懶散的去答卷,忽視掉很多細節,失掉很多關鍵的采分點。”思君看著下麵帶聽不聽的學生,已經將平時的“淑女”形象完全地拋在一邊了。“你們都是初三的學生了,應該都清楚自己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裏,是,你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很差,但是,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下,你們都還有最後一種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可以說,你們將來生活的好壞,都取決於你們現在的態度。我還可以非常現實的告訴你們,當你在社會上沒有任何作為的時候,沒有人會承認你的自尊。”思君很不想將殘酷的現實擺在這些孩子麵前,但是,她真的很想讓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處境。

“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它就像水一樣,沒有是會被渴死的,就像自由,每個人都想自由自在的活著,錢雖然買不到自由,但是,錢會讓你們的自由受限。你們馬上就要中考了,中考的大門很有可能會改變你們的命運,你們現在所遇到的問題,都隻是為了攀越更高的山峰所必經的上坡路而已。隻要你們肯改變自己,那麼,你們今後的人生旅途上的風景將會無限的美麗。”如果可以讓這些學生清醒一些,思君願意做一回惡人,去踐踏這些學生那所謂的尊嚴。作為一個支教生,思君不想有過多的奢求,如果自己在結束支教生活時,這些學生可以擺正人生態度,不再蹉跎歲月,便足以。

“同學們,老師真的不希望你們的青春是在迷茫中度過的,壓力終點就是幸福,老師希望你們可以把握好今天,牢牢地抓住今天。”接著,思君為這群即將跨入高中大門的學生朗讀了一首印度戲劇家卡裏達莎的《向黎明致敬》

看著今天!因為它就是生命,生命中的生命。

在它短短的時間裏,儲存著你所有的變化與現實。

生長的福佑,行動的榮耀,成就的輝煌。

因為昨天不過是一場夢,

而明天隻是一個幻影。

但是活在很好的今天,

卻能使每一個昨天都是一個快樂的夢,

每一個明天都是希望的幻影。

所以,好好把握這一天吧,

這就是你對黎明的敬禮。

思君朗讀完,便將這首詩在黑板上寫下,並讓全班的學生一起齊聲朗讀。心情有些壓抑的鄭乾此時走出一年四班,順著“向黎明敬禮”的指引,來到了三年三班的後門,從後門窗,她望著黑板上的字,跟著這些“前途未卜”的學生們小聲地、泛著酸意地朗讀著。

鄭乾、思君、安然、夢蘇,從不奢望自己的出現會奇跡般的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自己的力量是多麼的微弱,他們都是心中有數的。支教的時間是有限的,他們能做的,隻能是在這有限的時間裏,用自己虔誠的心,向這些學生傳遞一些人生信念,擺正一些人生態度,教會一些人生道理,讓美好的未來也可以降臨到他們的頭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腳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接下來的路要如何走,還是要看他們自己。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長,冰雪將這裏的朝氣封得死死的,四人都不約而同地抬頭望著窗外和煦的日光,期待著屬於這個小山村的著春暖花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