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規定的輔導員“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麵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就是指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見,輔導員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政治素質的培養,而且要注重學生全麵和諧發展,整體素質的提高,要使學生的個性發展與社會需求的相統一。
由於輔導員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和大學生接觸最多,所以輔導員比較了解和掌握大學生思想動態,並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條件,通過開展心理輔導、谘詢以及平等的經常交流談話,幫助學生塑造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培育樂觀、豁達、寬容、誠信的精神,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同時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好學習、生活等方麵存在的具體問題,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情趣和品位。
輔導員通過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不僅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未來的社會建設者們的素質,使學生知道在我們的國情下,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知道了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同時作為一種暗示的政治社會化方式也為我國社會發展方向的維持產生了重要作用。
四、輔導員是營造健康向上校園環境的主要力量
“學校常常被統治集團用來向學生灌輸他們所要的政治態度。但是這些努力是否成功,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至少也得在很大程度上依環境而定。”這個環境對高校學生而言,重要的就是自己所處的班級環境、校園環境。班級環境事實上也是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這裏所謂的校園環境主要指人文環境。
校園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校園文化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所以中央對校園文化建設予以了高度的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大力建設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大力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於文化活動之中。輔導員在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由於輔導員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能夠著眼於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思想政治、學術科技、文娛體育活動。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輔導員積極作用的發揮。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是關鍵。毛澤東曾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高校輔導員隊伍肩負著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功能,對於保證正常的學校秩序和學生健康成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我們必須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確保這支隊伍真正做到“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永葆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燕繼榮.政治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67,268.
[2][美]加布裏埃爾·A·阿爾蒙德,小G·賓厄姆·鮑威爾.比較政治學:體係、過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68,96-97,109.
[3]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24號)2006-07——23.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C].2004年16號文件.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1.
[6]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
[7]列寧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22.
[8]鄧小平教育理論學習綱要[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38-39.
[9]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1.
[10]列寧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9.
[11]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