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和諧社會視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1 / 3)

穀子菊

【摘要】伴隨著知識經濟和全球化的到來,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從根本上說,這是各國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素質的競爭。麵對新的曆史時期對教育的要求,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全麵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迫切要求,是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迫切要求,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自2001年以來,教育部頒發了《關於加強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等一係列重要文件,強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設,立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國各高校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由於受到傳統病理心理學模式的影響,當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從而實現心理教育的最終目標,所以急需探索出一條符合和諧社會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未來進一步實現科教興國的長遠保障。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原則;途徑;內吝

一、努力實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總體目標

根據教育部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部署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進一步明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致力於大學生整體心理素質的提高,使其個性和諧,增強社會適應性;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開發個人潛能,發揮優勢能力;增強大學生自我心理教育能力;解決大學生在發展中所麵臨的各種發展性問題;預防和減少心理疾病。

當前,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複雜而深刻的變化,如何指導學生在觀念、知識、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麵盡快適應新的要求,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決的新課題。高等學校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時期高校素質教育的前提,是完善大學生個性的主要促進因素,是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的有效手段。近年來,各地教育工作部門和高等學校在推進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和明顯的效果。但是仍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規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努力實現高校在和諧社會視野下的一個總體目標。

二、加強建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兩支教育隊伍

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如何,直接關係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和實施,因而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起決定性作用。由於種種原因,這支隊伍目前尚存在令人擔憂的狀況,如隊伍不穩定,數量和質量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等問題。要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加強建設兩支教育隊伍——專職專業心理學教師和全校範圍的兼職心理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由於其內在的教育性、發展性、主體性、活動性、協調性和成功性等特點,它要求教育者素質很高,並且還要求教育者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的心理需要及環境發展狀況,建立心理健康的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環境課程,同時還要善於將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有效地滲透到其他學科之中,要達到這些要求,一般教育者是難以勝任的,隻有專職專業心理學教師才能勝任。另一方麵,心理健康教育要著眼於學生的異常心理和行為的積極預防與心理健康的發展,所以它麵對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要麵對全體學生僅靠專職專業心理學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依靠兼職心理學教師作為主體來具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但兼職教師必須在專職專業教師的具體指導下,開展教育活動,隻有這樣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效果才能予以保證。

在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的過程中,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既要防止德育化傾向,又要防止醫學化傾向。切忌德育係列轉崗人員未經培訓直接上崗,或者把學生當病人,按醫學模式來開展教育活動。

三、始終堅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條教育原則

1.全麵性原則。一切教育應麵向一切的學生和學生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

2.係統性原則。從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兩方麵理解係統性原則。交流是人的重要特征。任何一個人,不管他內心的想法如何,實際的表現怎樣,他都是係統的一部分,是一個各種因素的“交彙點”與“集散地”。因而,對他們要從心理狀態、過程、特點、意誌、品德等方麵加以分析,進行係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全體大學生實施的一種素質教育,是一項係統工程,應切實把其納入到學校教育的總係統中,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整體效益。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有功能,首先就必須更新教育觀念,糾正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視為隻針對個別學生的谘詢活動,是個別專家、學者的工作;其次,要優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建立多種方式和多種層次的育人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