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要科學。不發展科學的國家必然會變成殖民地。
約裏奧·居裏(法國)
赫赫有名的拿破侖,是舉世公認的軍事家。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作為法蘭西科學院至高無上的145位院士中的一名,他是一名貨真價實的科學家。盡管他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用於軍事行動,但他更喜歡與科學為伍,即使在行軍作戰時也興致勃勃地跟學者討論科學問題。由於拿破侖在數學上的高深造詣,他與11名候選人競爭法蘭西科學院院士並最後當選,成為數學部院士,躋身於科學家行列。拿破侖對這一尊號頗為得意,以後他在所有命令和文告上簽名時都寫上“科學院院士、東征方麵軍總司令”的頭銜。
作為科學家,拿破侖更懂得科技的分量、價值,他充分運用掌握的權力不遺餘力地鼓勵發明,推廣新技術,促進科學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如我們今天熟悉的罐頭,就是拿破侖親自懸賞下的產物,工程師居古拉·阿佩爾為此還獲得12000法郎的獎金。當英國的報紙還在討論“種牛痘會不會對人有害”時,拿破侖就號召法國人接種,並稱發明牛痘的英國醫生琴納為傳人。1807年12月,英國科學家戴維用電解法製取了金屬鉀和鈉,拿破侖不顧當時英法正在交戰而給戴維頒發了勳章和嘉獎令。
拿破侖又是科學家的摯友,他努力幫助處於逆境中的科學家。當他得知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經濟上很困難時,立即資助6000法郎。1814年反法聯軍兵臨城下,法國兵源不濟,有人提議讓技工學校的學生參加戰鬥,拿破侖說:“我不願意取金蛋而殺掉我的老母雞。”這話今天還刻在該校的梯形大教室的天花板上。
(摘自《今晚報》,文/魏信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