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已經是24號了,宴會26號就開始,時間緊張,吳湄越發忙碌了,天天早起晚睡的。
阿玨沒主持過中饋,也對這裏好些事情不熟悉,大多數都一知半解,吳湄想了半天也隻好把招呼客人這件事交給她,又擔心她跟所有人幾乎都不認識,冷場了怎麼辦。擔心這個掛記那個的,等看到梁佳穎差不多好了,趕緊抓過來幫忙。
這次他們邀請的人不少,甚至打破了澹台家多年的傳統,隻要是9月之後和阿玨可能會在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念書的人家都發了請帖。
那些經常來往的人家還好說,到了時間過去就可以了,那些平日裏沒有來往的收到請帖可謂是喜不自禁。
這種宴會大家都心知肚明,大概除了澹台家真心表達喜悅之情,給阿玨拓展人際交往關係外,那些出席的人大都是抱著論論交情、認識幾個人的目的,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以後談生意或者有啥事情至少能說得上話,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人數多少可想而知了,他們一共發出去三百多張請帖,還都是單獨鄭重其事的給每個人一張。
比如教育司王司長家裏要請三個人,分別是王司長、王太太、還有主要請的那個人——王愛文。王愛文隻比阿玨大了一歲,開學了可能在一個班念書,因此他們對待王愛文這種和阿玨年齡差不多大的小姐小少爺,甚至比對他們父母還要上心,畢竟開學了,去念書的人是孩子們,父母又不能和他們呆在一起。
幸好月亮灣和瀚海樓夠大,不然還真不知道怎麼安排這麼多人,連梁佳穎都感歎婆母有先見之明!月亮灣大都接待的是老弱婦孺,瀚海樓待男客,這會規整起來,隻要把這些人安排好吃的、玩的、休息的,基本就能萬事大吉了。
外邊倒不操心,好歹有劉管家和幾個大小男人呢。最主要的是這次接待的主要是女孩子,和年齡相仿的少爺公子們。
就這樣她和弟妹都打算把自己娘家外甥外甥女接過來一起招待客人的,他們家就阿玨一個女孩子,光從數量上說就實在少了些,至於東邊那群女人,說實話,她情願和弟妹忙死都不願意那幫人來湊熱鬧。
不過這群孩子真叫人頭疼,都是家裏嬌生慣養出來的,什麼好吃的好玩的沒見過,還得想出一些新奇、別出心裁的東西來招呼他們,這幾天他們想的都頭疼了。
後天過晌午就開始,幾家交好的人家會陸陸續續先過來,現在也就吃的東西準備的差不多了,供孩子們玩鬧的還沒啥頭緒。
阿玨倒是幫忙出主意弄了幾樣吃食,倒也和平日裏吃得不一樣,不過說到布置和交際她真的是黔驢技窮了,據說大嫂和二嫂娘家親戚都會過來幫忙,倒是舒了一口氣,熟悉也就罷了,這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真的挺難做的,都不知道說啥好。
大嫂二嫂他們娘家外甥外甥女還沒來,阿玨已經心存感激了。
至於大嫂為什麼要舍近求遠,提都沒提那天見到的堂姐,阿玨也沒有問,有血緣關係的人都沒有請來幫忙,肯定是有原因的,至於理由,光看家裏沒人反對就知道了,肯定不可靠。
聽說後天大嫂他們娘家人一大早就會先過來,阿玨開始翻著自己的那些小玩意,看看到時候都要送人什麼見麵禮。
大嫂知道了,倒是先笑了起來,說那些都是比她年長的,哪有給自己年長的人見麵禮的,還叫她收拾一下口袋,等著收禮物就是了,說的她怪不好意思的。
哎,還是很有必要出門去買一趟東西的,她自己的東西都是家裏人送的,要麼是別人送的,連一樣自己買的都沒有,話說,她有錢嗎?
人都是經不起念叨的,這邊她才在心裏想了一下東邊的堂姐,劉管家就已經讓人來掌珠樓請她了,說是東邊的堂姐和老太太來訪,阿玨剛開始還沒反應過來,身邊的婆子提醒了一下,她才想明白老太太說的就是大伯母,這裏的稱呼真奇怪!阿玨心中腹誹,隻好跟著去了暉園。
老太太其實並不老,相反還很年輕,隻比澹台致他們大了十歲左右,可謂是徐娘半老。老太太姓柳,是澹台光宗的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早就被他氣死了,而且人家大兒子早早就分家出去了,根本不回落雨塘住,一年到頭都見不了幾麵,柳老太太也樂得輕鬆,前妻的兒子總是戳在自己眼前也挺鬧心的。
這會見下人上茶之後就靜靜的站在門外等吩咐,那氣度,那姿勢,真是叫人看了就嫉妒,他們東邊哪有這樣的下人,一個個就知道偷奸耍滑,好吃懶做的,得用的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