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雲遊客,氣味偶相投。暫時相聚,忽然雲散水空流。飽飫閩中風月,又愛浙間山水,杖屨且逍遙。太上包中下,隻得個無憂。是和非,名與利,一時休。自家醒了,不成得恁地埋頭。任是南州北郡,不問大張小李,過此便相留。且吃隨緣飯,莫作俗人愁。
明最最喜歡這最後一句“莫作俗人愁”,明看著“清淩淩的湍河水”有些明白“為什麼古人能夠寫出,詩句”而後世卻難出“一詩流傳天下”,
明想著這些坐了下來“想到了關於,詩仙,李白的一個故事”,,,
話說有一年,冬天剛到,寒氣襲人時。住在采石磯的李白,常到街頭的一家酒店裏買酒喝。這店是一個姓魯的財主家開的,人們都叫他魯老板。別看這魯老板表麵對人和顏悅色,骨子裏才狠哩!他家用的幾個小酒保,個個累得彎腰駝背,到頭來,都被他踢出門外。
這天,李白又走進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魯老板撚著胡子,眯著眼,笑嗬嗬地打量著李白,心想,這個窮寫詩的離開京都幾年了,帶來的錢興許花得差不多了。記得,李白頭次進店,他笑臉相迎,以後常來常往,他估計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臉色就一次比一次難看。他暗示小酒保別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熱情為李白斟酒:臨走,還把上等美酒給李白灌上一大壺。這回,說什麼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邊,弦外有音地說:“小店屋簷太低,酒池太淺,經不住翰林這樣的大酒壺嗬!”
李白明知上回給的錢還夠買幾次酒,現在看魯老板這副模樣,不願同他爭辯,就從懷裏取出最後一錠銀子往櫃台上一扔,“啪”!震得魯老板兩眼發花,滿麵烏雲立時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識江底淺,沒想到李翰林還有這麼多酒錢。”他轉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錢!”
李白一揮袖子:“算了,別找了,下次再來!”魯老板兩眼眯成一道縫,一個勁地連說:“是,是!”
第二天黃昏,李白又來了,酒保又為他滿滿灌上一壺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魯老板很不耐煩,他算算李白丟下的銀子,再有個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語支開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壺裏兌水。
李白喝了幾口,覺得味道不濃,也沒說什麼。以後每次來,魯老板總裝得特別熱情,親自為李白灌酒,暗地裏卻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無其事。後來魯老板幹脆給李白灌上滿滿一壺涼水。李白還以為是酒,高高興興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壺往杯子裏倒,一聞,味道不對;喝一口,“呸”地吐了出來!一看,才知是又濁又渾的江水。他氣壞了,想找店主論理去。又一想,和這種人沒講頭!可是采石磯一帶就這一家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爺麵前,李白也不願低三下四,更何況對這樣一個前(錢)心貼後心的小人呢!
更深夜靜,他翻來覆去地睡不穩;想寫點詩,寫不出。多年了,酒,和他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壺下肚,他便暫時忘記愁苦;把霧蒙蒙的世界,看個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這滿目淒涼的采石磯頭,連唯一能使他解悶的酒都沒有了!“李白鬥酒詩百篇”,沒有酒,就寫不出詩。他歎了口氣,靜聽著房簷下淅淅瀝瀝的雨滴聲,心都要碎了。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過一間茅舍,一位兩鬢全白的老人家,朝他點頭微笑,熱情地請他到屋裏坐。一進門,老人朝著李白便拜:“感謝救命大恩人!”
李白呆立著,不知是怎麼回事。老漢含淚訴說道:“我姓紀,老家幽州。那年遭災荒,我和老伴帶著孩子上山剝樹皮。忽然出現兩隻吊睛白額大虎撲上來,把我那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嚇得魂不附體。多虧先生正好漫遊到那裏,飛起一箭,連射死了兩虎,我父子倆才死裏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