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隔離觀察期間,手機成了馮大嫂與外界聯係的主要工具。她一會兒打電話詢問孩子的病情,一會兒給單位同事打電話讓協助她給某客戶代購火車票,給某客戶調試企業網銀係統等等。不久,孩子的病情漸漸好轉,客戶的事情也一件一件落到實處,待孩子病愈出院時,她本人也被解除隔離。事後,當客戶得知,自己的生日禮物是馮大嫂在被隔離期間送上的時,客戶感動不已,立即為馮大嫂送上了鮮花,並祝福馮大嫂和孩子身體健康。
當大夥們用羨慕目光看著馮大嫂時,馮大嫂隻是樸實一笑,用她那濃濃的陝西話說:“沒啥,隻要你把客戶當朋友、當親人,為客戶辦實事,不管你身在哪裏,客戶總在你身邊。”
一次,馮大嫂正在醫院打著吊針,一位企業客戶打來電話,告訴她企業網上銀行密碼忘了,急需辦理密碼重置業務,請她幫忙協同解決,馮大嫂二話不說,當即拔出尚未打完的針頭,匆忙趕到上級行網銀中心,幫助客戶在最快時間內解決了燃眉之急。
還有一次,馮大嫂在外出營銷中,協助一家單位財務人員工作時,不慎被砸傷,左手小指腫得像麵包一樣,她忍著傷痛,繼續幹完手頭工作。回到支行後,同事們勸她回去休息,她說沒關係,一點小傷而已。直到當天晚上在醫院治療時,才知道左手小指骨折了。但第二天,大夥們發現她左手小指打著石膏,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亦然忙碌在營業大廳的客戶人群之中。
一位客戶在意見薄中這樣寫道:“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你們營業室的馮經理,讓我感受到了你們銀行的熱心、暖心和敬業心,你們的服務是最優最棒的!”,並畫上了一個高高豎起的大拇指。
愛崗敬業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要吃苦耐勞,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比別人付出更多,也意味你你能夠勝任和成功。我常常說,當下到職場人士特別是青年員工最需要過的就是“吃苦關”,最需要培養的是吃苦耐勞精神,這是愛崗敬業的核心部分。
戴慶利是外交部一位出色的青年女翻譯家,曾經多次給江澤民、朱鎔基、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國領導人擔任外事活動現場翻譯。大家非常羨慕她的才華和榮耀。但她的光環的背後,凝聚著多少奮鬥的汗水!要勝任這個崗位,必須“過五關斬六將”,經受極其殘酷的考驗:第一關:公務員考試;第二關:外交部考試;第三關:高強度培訓+雙向選擇;第四關:崗前培訓;第五關:出國深造;第六關:定期考試。拿她的話說就是“至少要吃兩三年的大苦”,“忙得連倒時差的時間都沒有。腦子要保持高度集中,即便是在翻譯中見縫插針地吃了幾口美味佳肴,事後連什麼味道都想不起來。”
要做最優秀,要獲得成就和人生光環,不愛崗敬業,不吃苦耐勞,不比別人付出更多更多行嗎?當然,這是“苦中有樂”,這種“吃苦”並不是全都是“苦水”,它包含著事業進步和成功的“甜”,包含著“勝任”的“快樂”。
在職業界,我們多麼需要“馮大嫂”這樣的工作激情;多麼需要“隻有初中文憑的世界一流橋吊專家”許振超、“從前台服務生到連瑣酒店總裁”的貴州小夥子,還有青年女翻譯家戴慶利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呀!
想想和說說。
1、為什麼說愛崗敬業、愉快勝任的人容易幸福和成功?
2、請講講一下“快樂的派克魚檔”的故事。他們最可貴的工作態度是什麼?
3、結合自己崗位,談一談怎樣從愛崗敬業中獲得人生的成功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