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平是個快樂、勤奮敬業、工作不知累的人。他在一家企業協會做策劃經理,每天要撰寫項目策劃書,給客戶打電話,上門與客房洽談,推動並實施各種項目,用他的話說就是“眼睛一睜,忙到熄燈”。可是,他又是個學問家,國學學得不錯,尤其是《易經》講得頭頭是道。他很開心,每天掛著真誠的笑意,讓人感受到一種真誠和健康之美。他是個酷愛讀書的人,不論在外麵打拚多麼激烈多麼忙,都沒有改變其閑適讀書的品性和習慣。“在家閑適,把手機關了,中國學經書和《易經》細細捧讀,領略個中知識真帝,真是趣從中來,美不可言。”他說,“讀書是一種休閑和放鬆,讀書是一種樂趣,更是生命的一種美好的體現,一種高雅而寧靜的生活方式”。而品讀《易經》是我每天的必須,是生活的一部分。
看來這位毅平很懂得慢生活,善於從書本中吸取能量和樂趣,來完善和豐富自己的人生。
古今中外名人中喜歡慢生活的。蕭伯納最講究“慢生活”,業餘不但對遊泳、騎車、登山、跑步什麼的津津樂道,還特別崇拜陽光,把其書房設計成旋轉式的玩意,好讓他整天都能曬到太陽,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恩賜。美國總統林肯每晩睡前,還是要讀幾頁書本,即令是軍務繁忙的“南北戰爭”期間,毎晩睡前都要讀幾頁歌徳的詩,或者他在半夜醒來,也要拿起詩集來念;當他發現美好的句子,總使他興奮地跳下床來,隻穿上睡衣,連奔帶跑地蹦到長廳,找到他的書記,一篇一篇地講給他聽;法國大作家雨果,年輕時因為生活節奏過“快”而影響身體,發展到身患重病,醫生讓他“慢”下來,每天都要運動,而且一天都不能落。熱愛生命,熱愛事業的他聽從了醫生的勸告。他每天都在寫作之餘堅持鍛煉身體,如登山呀,跑步呀,遊泳呀樂而不疲。幾年過去了,他不但什麼事沒有,而且活到了84歲。在這期間,雨果一邊鍛煉身體,一邊創作,寫出了令世人震驚的宏篇巨作。慢生活改變著人的觀念,改變著人的身心,甚至改變著人的事業。
獲得“慢生活”的方式很多,你可以去打登山,遊泳、看馬戲,聽相聲,或者與小朋友們玩耍,也可以到郊外踏青,釣魚;可以養蜜蜂、養寵物;可以下棋、朗誦詩歌,還可以練習書法和畫畫,還可以跳舞、練劍術武術,或者是做工藝,還可以到公園打太極拳、放風箏,這叫做“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不管哪種方式,都是“慢”在其中,“各盡所興”,樂在其中,益在其中。
朋友,想慢下來嗎?勸你試一試。
想想和說說。
1、什麼是慢生活?它對人生,特別是對職場打拚的人有何意義?
2、說說你最喜歡哪幾種慢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