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總則,計算流量

一、總則

本資料集適用於使用人工氣(主要指焦爐氣和油製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的新建、改建或擴建的居住小區和民用建築庭院、室內燃氣供應設計。

燃氣管道工程的設計,安裝應符合安全合理,可靠方便的原則。應遵守國家城鎮燃氣設計規範和其他有關規範。當本資料集與國家有關規範有矛盾時應服從國家規範,並應尊重建設地區有關部門的規定和要求。設計中采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時,應事先征得建設地區主管部門的同意。

燃氣供應設計應取得建設地區主管部門同意供氣的正式批文方可進行,供氣方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等應取得當地主管部門的批準認可。

二、燃氣計算流量

當已知各用氣設備的額定流量和台數等資料時,燃氣計算流量按下列方法確定。

第二節供應方式

燃氣供應方式

當用戶所需燃氣壓力均為低壓且城市低壓管網有能力供氣時,宜采用城市低壓管網直接供氣方式。

當用戶所需燃氣壓力均為低壓且城市低壓管網不能保證供氣時,宜直接引入城市中壓燃氣經調壓供氣方式。

當用戶隻需中壓且設備自帶爐前調壓器時,宜采用城市中壓管網直接供氣方式。

當用戶需要中、低壓不同壓力且城市無低壓管網時,宜直接引入城市中壓燃氣經各自調壓裝置調壓供氣方式。

當用戶需要中、低壓不同壓力且城市也有中、低壓管網時,宜采用城市中、低壓管網分別供氣方式。

高層建築根據建築高度可采用豎向分區低壓供氣方式;也可采用中壓供氣各層或各戶調壓方式。

建築物內燃氣管道根據情況可采用下行上給供氣方式,也可采用上行下給供氣方式。

第三節居住小區及庭院燃氣管道設計

民用建築的居住小區及庭院燃氣管道埋地敷設,但嚴禁埋設在堆積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蝕性的地下土層內或建築物、構築物的基礎下麵。

庭院燃氣管道不宜與其他管道或電纊同溝敷設。

要有良的通風,換氣次數不得小於2次作。

地溝不得穿越建築物外牆。

電纜置於套管之內。

地下燃氣管道與建築物、構築物基礎或相鄰管道之間的最小水平淨距應滿足規定。但受地形條件限製執行有困難時,經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防護措施之後可適當縮小。

地下燃氣管道與構築物或其他管道交叉時,其垂直淨距一般應符合規定。在特殊情況下不能滿足規定淨距或必須穿過其他管溝時,燃氣管道必須置於套管內,套管應采用鋼管。套管內的燃氣管道應采取特加強瀝青防腐或聚乙烯塑料防腐措施。套管兩端伸出溝外壁的長度不得小於0.11mm。套管兩端的管道與套管之間的縫隙應用瀝青油麻填塞,套管與溝壁之間的縫隙用砂漿堵嚴。

地下燃氣管道的地基宜為原土層。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勻沉降的地段,其地基應進行處理。

在燃氣管道坡向的最低處應設集水器,其位置應設置在便於抽水與維護的地方。滿足下列條件時允許燃氣管道垂直穿過建築物過街樓門洞下麵:管道必須置於套管或管溝內,其大小應便於換管和檢修。建築物沉降不得損傷管道。管道采取特加強瀝青絕緣防腐或聚乙烯塑料防腐。套管與管溝兩端應用防腐防水材科密封。

庭院燃氣管道在下列各處應設置手動關閉閥,其位置宜選在便於操作和維修的用戶場地內:從城市管網分支的中、低壓燃氣管道起點處。至規模大、人員密集、人流多的建築和重要公共建築的分支管道起點處。至地下室的分支管道起點處。

注:除上述規定外,庭院低壓燃氣管道上一般不設閥門。

地下煤氣管道上的閥門應設置在閥井內。閥門應設置在便於操作與維護保養的地方,避免設在十字路口及交通密集和路麵標高的最低處。立式閥門的埋設深度,應使閥杆端距閥井蓋不小於1000mm處。閥門後宜設波形補償器。

燃氣管道關閉閥前。

調壓站進口閥前和出口閥後。和墊片應選用平焊鋼法蘭和橡膠石棉墊片。

庭院埋地燃氣管道宜采用鋼管,其最小管壁厚度不得小於3mm。

燃氣管道拐彎處宜采用壓製彎頭、焊接彎頭或煨製彎頭。壓製、焊接彎頭的彎曲半徑不得小於管徑的1.0倍,煨製彎頭不得小於管徑的5倍。

除閥門等附件處采用法蘭或絲扣連接外,埋地管道一律采用焊接連接。

用於埋地聚乙烯管件,其性能、壁厚、連接部位的規格尺寸應符合《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件》標準。

管件內外表麵應光滑、平整,不應有氣泡、裂口和明顯的凹痕、痕紋、顏色不均等缺陷,澆口及溢邊應平整。

埋地燃氣管道應根據土壤的腐蝕性質和管道的重要性選擇不同等級的瀝青絕緣防腐或聚乙烯塑料防腐。如無土壤腐蝕性資料或無特殊要求時,一般可采用瀝青玻璃布加強防腐層或聚乙烯塑料加強防腐層。

目前,有些民用建築其地下層占地麵積大於地上建築,此時燃氣管要進入室內,可在地下層的頂板上開溝槽,燃氣管通過溝槽敷設到地上建築物的外牆再進入室內,槽內管四周以土(或黃砂)填實。

第四節室內燃氣管道設計

一、引入管

根據實際情況,經濟、合理地確定進戶管的數量,並設置在不易損壞處,避開排水立管、窨井和踏步,周圍應留有適當的安裝及檢修空間。

燃氣引入管不得敷設在臥室、浴室、廁所、易燃易爆品倉庫、有腐蝕性介質的房間、變配電室、空調機房、進風口以及電纜溝、暖氣溝、煙道、垃圾道、進風道等處。不得設在倉庫、機要室及人員不便或不宜進入的場所;以及防煙的樓梯間及其前室和封閉樓梯間,當必須局部水平穿越封閉樓梯間時,應采用鋼套管保護。

引入管不宜敷設在不使用燃氣的地下室(注)或地上密閉房間內,當必須敷設時應滿足水平幹管部分所列的各項條件。

注:這裏地下室指無窗地下室和半地下室,不包括有窗地下室和半地下室.以下均同。

引入管敷設在使用燃氣的地下室或地上密閉房間時,應滿足水平幹管部分所列的燃氣管道敷設在使用燃氣的地下室應符合的各項條件。引入管可以敷設在有窗戶的地下室半地下室、設備層和管道層等內。

液化石油氣的引入管,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敷設在低於室外地麵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房間內。

住宅引入管應盡量設在廚房內,有困難時也可設在走廊或樓梯間等便於檢修的非居住房間內(寒冷地區輸送濕燃氣時,樓梯間首層管段應保溫)。

公共建築的引入管設在使用燃氣的房間或燃氣表間內。

抗震烈度大於8度地區或建築物設計沉降量大於50以上的燃氣引入管,根據情況可采取如下保護措施:

引入管穿過建築物基礎或牆時應設在套管內;套管的內徑一般不得小於引入管外徑加25mm;套管與引入管之間的縫隙應用瀝青油麻填塞,用瀝青封口。

距建築物外牆1米以內及套管內的引入管不得有連接接頭,彎頭宜采用煨製彎頭。

輸送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的引入管不得小於15。管材應采用無縫鋼管,管壁厚度不得小於3.5mm。

輸送濕燃氣的引入管應坡向室外幹管,幹燃氣可不設坡度。

燃氣引入管閥門宜設在室內操作方便的位置;設在外牆上的引入管閥門應設在閥門箱內;閥門的安裝高度,室內宜在1.5mm左右,室外宜在1.8mm左右。

高立管的設計高度應與煤氣表的進口管高度相適應並應設置活接頭。高立管在離室外地坪高層建築應設置三通,雙外螺紋及彎頭裝接,高立管的頂端宜用三通。

主要道路的沿街房屋考慮到美觀,一般采用低立管進戶。

住宅的進戶管一般以低立管為主,遇底層為公建設施時,對應每個用戶分別設置低立管,其餘均以高立管進戶。

二、水平幹管

室內水平燃氣幹管不得穿過易燃易爆倉庫、變配電室、電話總機室、臥室、浴室、電梯間及其前室、空調機室、通風機房、避難層等房間,也不得穿越電纜溝、暖氣溝、煙道、風道等處。當不得已穿過時,必須置於套管內。

室內水平幹管不得敷設在潮濕或有腐蝕性介質的房間內,當必須敷設時應采取防腐措施。

濕燃氣幹管敷設在室溫低於0攝氏度的房間或輸送氣相液化石油氣管道處的室溫低於其露點溫度時,應采取防凍保溫措施。

室內水平幹管不宜敷設在不使用燃氣的地下室或地上密閉房間內,當必須敷設時應符合下列條件:

房間的淨高不得低於2.2米;

應有機械通風和事故排風設施,其小時換氣次數不得小於3次;

應有固定的照明設備及備用電源;

管材選用無縫鋼管焊接連接;

盡量不設或少設閥門等附件。

地下室內燃氣管道末端應設放散管,並應引出地上,放散管的出口位置應保證吹掃放散時的安全要求。

室內人工氣管道及天然氣管道不宜敷設在地下室(或地下設備層)當必須敷設時,除應符合上述敷設在不使用燃氣的地下室應符合的條件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

應在敷設燃氣管道的地下室(或地下設備層)的適當位置,設置性能可靠的燃氣報警器。報警器應滿足當燃氣泄漏濃度達到爆炸下限1/4時報警,持續1分鍾後自動切斷閥切斷氣源;

自動切斷閥應采用緊急關閉,宜現場人工開啟方式。並設置在地麵層的專用小間內,不設旁通,當有多個用氣房間時,應設分區自動切斷閥,自動切斷閥應有煤氣報警器控製,另外在自動切斷閥前應設電動閥由排風機控製,排風機停機時,電動閥關閉自動切斷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