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見識,蕭凡敢這樣以靜製動的最大原因,則是從出生時便被人稱為神技的感應能力。據蕭凡的乳母說,他出生後還沒滿月便能感知父親的行蹤。當父親離開書房要出門時,就會大哭,而父親剛踏入府門便嬉笑連連。最開始家人以為隻是尋常的孩子哭鬧,誰知每次都與小廝來報的老爺行蹤緊連。三番兩次家人才注意到,之後夫人與老爺試驗了幾次,而蕭凡的反應屢試不爽,當時眾人隻道是親子連心。三歲之後臥於母親膝上的蕭凡便能告知自己母親,在花園玩耍的哥哥躲在池塘邊哪棵樹後,而蕭凡父母親的居處距離府中的花園隔了少說也有兩個廂房。而五歲後,蕭凡更是能將別人形容出的州城中人的所在告知問者。這在當時讓整個州城都為之轟動,街頭巷尾都傳言涵城出了個神童。
但隨著年歲漸長,蕭凡的身體越發羸弱,明明出生時活潑靈動非常,但到五歲之後蕭凡記得自己就已經天天藥不離口。初時大夫隻說是身體虛弱,多吃補品將養就好,可是到五歲時蕭凡記得自己就連走路都越發費勁了。
家裏人聯想著蕭凡的特殊能力與蕭凡身體的變化,越發覺得是這個能力害了蕭凡。但即使在接下來的一年裏禁止蕭凡使用能力,可蕭凡的身體仍然每況愈下。私下詢問蕭凡的感覺,蕭凡隻記得自己根本沒有用能力,但就是能感覺到方圓百裏內任何細微的事情,而這一年裏感知的範圍還在不斷擴大。
好在蕭凡的家裏世代經商,財力雄厚。父親便動用家裏所有的能力遍尋名醫,而延醫問藥兩年後花銷無數卻也全無效果。蕭凡當時已被族人認定為活不過10歲的廢人。還記得那時自己全無活下去的願望,隻在慶幸自己上麵有個哥哥,即使自己不在,家裏也還有男丁,而父母以及自己的兄妹卻仍然不願放棄。就在這時祖輩留下的產業出現動搖,而族人則趁機怨聲四起,以自己的病花費了巨額錢財為由,開始威壓父親交出族長以及家族店鋪的實權。就在蕭凡痛不欲生時,師父不請自來了。
隻說讓蕭凡拜在自己門下,跟隨自己修行也許就能無礙,隻是不得再留在家中。父親隻要蕭凡有救便全然應允了,但母親卻舍不得蕭凡。可看著蕭凡了無生氣的眼神,也隻好當是權宜之計。
蕭凡還記得母親同意時,與師父約法三章時的情景。
“先生肯救小兒,蕭家本無以為報,更不該多有要求。但也請您念在孩子尚小,早早離家未免孤苦,還請先生暫留涵城。您的衣食住行都由蕭家負責,也能省去先生修行的後顧之憂。”
當時,師父隻轉身又看了看蕭凡,便點頭道:“我隻是機緣巧合到此,這本也是我多管閑事,是否能奏效還不一定。夫人愛子之心也應承全,但蕭凡跟隨我入山後,隻每月將生活必需放在山腳下便可,我會讓蕭凡自己去取。每月你們可見一麵,民間大節我也允蕭凡回家。但其他時間蕭凡都不可下山,你們也都不可上山,也不許與蕭凡有任何聯係。”
“那是否能讓蕭凡帶一兩個侍童隨他入師父門下,照應蕭凡一二。您也看到蕭凡現今藥不離口,與您二人在山上居住多有不便。我與師父建一廟宇可好,我們不去打擾您與蕭凡清修,隻提供一應用品。”母親急急道。
“夫人即如此愛惜令郎,那便將他留在身邊吧。”師父頗有些惱火的要揮袖走人。
“師父,請慢走。”蕭凡父親,蕭賢鋒上前一步,擋在師父麵前,雙手抱拳彎腰與地平施賢者禮道。
“內人無禮,請師父莫要怪罪。師父肯救小兒,我們一定謹遵師父的吩咐。”蕭賢鋒說完後,轉向蕭凡道“凡兒,快來行拜師禮。”
“慢著。”師父一揚袖阻了正要上前跪拜的蕭凡。“我讓你拜在我門下不假,但要拜師還早。你們今日將他要用的東西準備齊後,明早派人送他到青陽山下即可。但上山的路要蕭凡自己負載,不許有人代拿。”說完後師父頭也不回的大步離開了蕭府。
就這樣互相妥協後,蕭凡便在州城外的青陽山跟著師父開始修行。說是修行,在蕭凡看來也隻是一般的攀爬鍛煉,隻在進山時師父囑咐過一句,“若你想要活命,想家裏不再受你拖累,進山裏後便忘了家裏所有人事。心中隻存眼前物。”蕭凡依言而做,之後蕭凡雖然連像樣的武功都沒練上,可身體卻越來越好,而那特殊的能力不知不覺竟不再起效了。隨著常年的出入山林,蕭凡的身手竟不輸於一般的武夫。
因此,蕭凡仗著自己這些年練出的可與山中猿猴一較高下的敏捷身手和自己天生就較常人敏銳的第六感,竟打算就這樣“敵不動,我不動”的挨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