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仙境,幻境,魔境(二)(1 / 2)

不一刻,伴隨著飯香的濃濃暖意就在這古樹旁彌漫開來。

“師父,我們什麼時候能到?”蕭凡邊將煮好的野菜,肉幹屑與粟米的混合物盛到碗裏,邊問道。

“雖然這裏景色很美,但想要在這麼潮濕的地上,好好睡個覺真是太不容易了。師父?”蕭凡一心顧著手裏的東西並沒注意師父的方向,但師父怎麼一直沒有回應呢。

蕭凡側身將東西放下,剛一抬眼就沒了聲息。

明明師父剛還在自己五步開外的地方查看周圍地形,這一會兒怎麼就不見蹤影?

並且林中的景象也與之前差別甚大。

蕭凡剛剛選的地方屬於林中山頂部的一片高地。晚霞餘暉初落,視野也還尚可,但漸漸彌漫於山澗低地的濃霧已經開始盤繞上山頂。因為蕭凡這幾天選的露宿地點都較空曠且地勢較高,加之生火做飯的緣故,方圓數裏都沒能聚集起濃霧,僅僅隻是地氣潮濕而已。但今天的情況有些特殊,隻這一刻生火的功夫怎麼周圍就聚集起了一片濃霧呢?

這霧氣並不似初時進入山林的縹緲輕薄,漂浮於半空。看起來那仿佛是另外的一種東西。濃稠猶如有重量般,近處的霧氣層層疊疊積累在地表的灌木叢與雜草間,而遠處的景色則完全被一層難以道清顏色如綢緞般的霧氣裹住一樣模糊。

隨著時間推移林間的光線越來越弱。烈日的餘暉在參天的大樹下掙紮到最後一刻時,其剩餘的光輝便被頃刻遮掩。蕭凡所在的地方立刻如入深夜,隻身後的火焰頑強的投射著唯一的光亮。這樣的情況這些天來蕭凡沒少遇到。但這一刻,寂靜山林裏夜幕的降臨卻讓他生生的從心裏感到發涼。

周圍隻有身後架在火上加熱的器皿裏沸騰的稀粥在發出咕嘟聲。什麼時候開始沒有鳥鳴獸嘯,蟲豸飛行爬動的聲音的?

師父雖然行事隨性,但從沒這樣一聲不響的扔下自己。更何況從離開荒漠進入這片山林開始,蕭凡就隱約覺得師父緊繃著精神在加快行程。這中間師父更是囑咐過自己不可隨意走動,雖然原話是“······走丟了,就留下當野人好了,反正你那麼喜歡這裏的景色,哈哈哈~”。蕭凡早已習慣師父這別扭的性子,自動將它翻譯成,‘小心林深路多,容易走丟’。

像現在這樣悄無聲息的消失,別說是在這陌生的深山裏,就是當初跟師父隱居在山裏修行時也沒發生過。

隱隱的不詳預感充斥在蕭凡心頭。

蕭凡握了握腰間佩劍,數個吐息間將情緒平複了下來。師父不說武功高強,起碼道術精深,隨意來去,萬般變化都不在話下,這是蕭凡親眼見識過的所以絕不可能出現意外,蕭凡在心裏默默分析形勢並安慰著自己。現在要先想辦法自己挺過這詭異的霧夜。濃霧之中,就算是常年修行的深山都會迷失方向,何況這陌生的荒山野地的霧夜。要找師父的行蹤也隻能明早天亮之後再做打算。

蕭凡理清思路後,心下安穩不少,利落的轉身回到剛剛做飯的樹下。步伐穩健,行動迅速隻是動作間透著一股僵硬的感覺。

四周越來越濃的霧氣湧來,三米開外的地方已經完全無法辨認。

隨著霧氣漸濃,林間也從寂靜無聲慢慢恢複了嘈雜。隻是嘈雜聲卻顯得與此時此刻蕭凡所處之地格格不入。

遠處傳來的竟像是隱約中人聲鼎沸集市上的叫賣聲。

剛剛坐穩準備先填肚子的蕭凡,心裏越發緊澀。三下五除二,將碗中的東西送到肚裏,便緊靠著背後古樹,雙手環抱胸前,將佩劍解下置於盤臥的雙腿之上。蕭凡在幾次深呼吸後,竟開始閉目靜守內息。夜晚森林,這種行動在一般人來說就如同愚癡,更何況在四周越發詭異的吵鬧聲中選擇閉目調息,簡直就是送死。

此時蕭凡的身形穩如泰山,剛剛如石頭般僵硬的肌肉,在調息下竟也似慢慢舒展開了。沒錯,凡人或者如蕭凡般初入道途未有一點修為的修行者,此時最應該做的就是張大眼睛,緊繃精神,手持刀劍防備。這樣也許還有一線生機。林中一定有著什麼,或怪獸,或惡人,且幻化之術了得。那隱隱的人聲是一種危險信號。

蕭凡覺得自己正在經曆的應該是一種高級的障眼法,蒙蔽五識的效果尤為強烈。蕭凡甚至認為剛剛見到,聽的都是自己的幻覺,即自己想像的,實際周圍的濃霧,耳聽的人聲都是不存在的。可這也隻是猜測,像自己這種才踏上道途的門外漢,又怎麼分辨的清,但蕭凡的心裏卻出奇的肯定自己直覺得出的這種想法,這讓蕭凡自己都覺詫異。

從小跟著師父後,蕭凡隻在做一般的身體鍛煉根本從未學過道法。直到得到師父允許正式入門後,到現在才剛接觸道法不過兩年。師父教的更是心不在焉,隻在正式拜師後才從外麵帶回來兩箱古書。且進門後直接扔給蕭凡就不再管,隻丟下一句“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好徒兒,接下裏就全靠你自己咯。”便自己逍遙山林間了,真真把蕭凡氣的倒仰。

好在蕭凡天資聰慧,勤學好問,而真實的原因則是山上除師父帶回來的書便再無其他可以打發時間的東西,這也是師父當初答應救自己一命的條件的一條——除了生活必需品,山上不準有家裏的一樣事物。在接下來的一年間,蕭凡也從那些古籍中摸索出了個大概意思。加之師父無事時總要在蕭凡麵前炫耀一下自己往年降妖除魔的戰績,因此蕭凡的道術知識與實戰經驗雖不多,但見識著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