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1 / 3)

01

推開雕花格窗,一股清新的、混著花草馨香的風帶著若有似無的輕悄低語和細碎的腳步聲飄進屋內。

安蕁子嘻嘻笑著,“十二爺!您瞧,天暖和了,院子裏的花開了。”

春暖花開,為什麼偏偏他覺得還是“春寒料峭”呢?

永璂手握著一本《資治通鑒》站在窗口,抬頭怔怔的望著仲春時節迷迷蒙蒙的天空,不由輕歎道:“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話音一落他才驚覺,這句詩怎麼就不小心溜出了口呢?

安蕁子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他敬佩、愛戴、擁護的主子——十二阿哥,說:“爺,您要是煩了,奴才就陪著您去禦花園走走,透透氣,如何?”

透透氣!

他的確是應該透透氣了!

這座皇宮,他十二阿哥的身份,他過世的額聶,他高高在上的汗阿瑪,時時刻刻壓在他的心口上,讓他透不過氣來。

永璂瞥一眼書桌上擺放著一大摞一大摞的書。

二十二年來,他的生活中除了學習之外再無其它。

學習規矩禮法,學習琴棋書畫,學習詩詞歌賦,學習騎射武功,學習治世經緯……學來學去,學去學來,時常都讓他覺得無聊、枯燥、厭煩。

可是他卻不能不學,不得不學。

他的汗阿瑪是文經武略的乾隆皇帝,他的額聶是身份尊貴的烏喇那拉皇後,他的血統是何等的尊貴,何等的榮耀,可這又是何等的壓力呀!

他不想辜負額聶的期望……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告訴自己——我要優秀,要比其他皇子都要出色!

因為隻有這樣他的額聶才會對他露出笑臉。

可是再努力又能如何呢?

無論他怎樣努力,他的汗阿瑪還是不喜歡他,連正眼都不願瞧他,隻因為他的額聶是——廢後,一個很不討皇上喜歡的女人。

其實,永璂心底裏不是不喜歡學習,他渴望被別人用那種欣賞、欽佩的目光看待的。

可是為什麼汗阿瑪給他的目光中隻有冷漠和嫌棄?這是為什麼?僅僅因為他的額聶嗎?

“可惜福貝子不在宮中,否則請貝子爺過來陪您下盤棋解解悶也好啊。”安蕁子口中的貝子爺指的是福康安。

福康安!

這個名字在永璂心頭碾過時,他不禁蹙了一下眉心。

福康安是孝賢皇後的侄子,是“一等忠勇公”傅恒之子,封貝子。因為是富察家族的子孫,皇上可能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愛妻孝賢皇後的影子,所以他自幼時皇上便將他帶到內廷,親自教養,待之如同親生兒子一般極為重視、嗬護。

“不!怎麼會呢?那樣的溫情,是我這個親生兒子渴望得到卻都得不到的啊!”永璂苦澀的想著,“是因為福康安是孝賢皇後的侄子的原故嗎?難道兒子比不過侄子嗎?還是因為我的額聶比不過孝賢皇後呢?”每次想到這些都會讓永璂的心糾結滴血。

是的,永璂承認他對福康安的感情是複雜的,他們年齡相仿,從小一起在宮中長大,永璂嫉妒福康安能夠得到乾隆皇上的關愛,可又不能不欣賞他的才智與武功,羨慕他灑脫不羈、敢做敢為的性格,也由衷的感謝福康安,這個皇宮中唯一一個肯主動與他交朋友的人。

然而,此時福康安並不在宮中,幾日前福康安就隨駕前往木蘭圍場狩獵去了。

永璂心中暗自歎氣,“這可是我求之不得的禮遇啊,瑤林卻總能輕易得到。”

安蕁子站在一旁察言觀色,他哪裏會看不出他的主子有多麼的不快樂。安蕁子眼珠一轉,說道:“十二爺,咱去逛逛街,如何?”

“逛街?”

安蕁子直點頭,“是呀是呀,他們都說天橋那裏熱鬧極了,有打把式賣藝的,有扛大旗表演雜耍的,還有說書唱大鼓的……”安蕁子鼓動永璂,“爺,咱也去瞧瞧吧。”

聽他這樣一說,永璂心是動了,“可是……”他有些遲疑,他從不曾擅自走出過紫禁城。

“擅自出宮是什麼罪過,你不會不清楚吧?”永璂扯了扯嘴角,苦笑一下,“我這個不受寵的皇子可沒有任何特權的啊!”

“萬歲爺不在宮中,貴妃娘娘一早就去雍和宮進香祈福去了,怕是要傍晚才能回宮呢……放心吧,十二爺,今兒個不會有傳召的……”安蕁子笑嘻嘻的說,“近日幾處宮殿在改建,出入宮門人多眼雜,咱們悄悄的出去,不會有人知道的……”他低聲說,“我有一個老鄉今日在神武門當值,他會通融一下的。”

“虧你調查的周全。”永璂微微一笑,低頭看一眼自己的皇子裝扮,總不能就這樣出宮吧,他對安蕁子說,“還不快去備一身普通衣裳來換啊!”

安蕁子歡天喜地的應道,“喳!”

去天橋看把式,去茶館喝茶,去戲園聽戲,嚐一嚐民間的吃食……

有一股莫名的力量讓永璂非常非常非常強烈的想走出這個皇宮!

02

永璂打扮成貴公子的模樣帶著一身小廝裝扮的安蕁子走在人流穿梭的大街上。

熙熙攘攘的人流掩蓋不住永璂身上與生俱來的貴氣,他頎長的身材,英俊的模樣讓擦肩而過的人都不禁的多看上他一眼。

安蕁子這時心裏才隱隱感到不安,他緊趕兩步跟上永璂,壓低了聲音說,“十二爺,咱還是回吧……奴才覺著,這市井之地還是不適合您來,萬一碰著蹭著磕著撞著……”

永璂看他一眼,安蕁子下麵的話便硬生生的咽了回去,“你就別掃我的興了……”永璂說著又朝一堆敲鑼打鼓的人群中擠去。

“是!”安蕁子無奈的應著,再看永璂那股子開心勁,安蕁子怎麼再忍心敗了他的興致,畢竟這樣陽光明朗的笑容是極少在永璂的臉上出現的。

到了晌午時分,永璂和安蕁子主仆二人逛到了一座有三層之高的酒樓前,抬眼看門上方的匾額,提有“春醉閣”三個大字。

“春醉閣”出入的都是體麵的人物,店中的幾道特色菜肴更是享譽京城,福康安就對“春醉閣”中的一道名為“綿綿無絕期”的佳肴讚不絕口過。

“我倒是要試試,是真美味?還是瑤林吹牛,故意饞我吃不到!”永璂抬腳邁步就走進了“春醉閣”。

精幹的小二揚聲高喊,“公子,您萬福金安,裏麵請呐!”

永璂嘴角微揚,“雅間。”

“好咧!您樓上請呐!”小二引領著他們往樓上走,永璂放眼環顧,這“春醉閣”裝潢的算是雅致不俗,簡約卻不失大氣。

“公子,您請!”小二引著永璂和他身後的安蕁子進了二樓的一雅間內,待永璂坐定,小二脆聲問道,“公子,您想吃點兒什麼?我們這兒有……蒸羊羔兒、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鬆花小肚兒……”

小二嘴皮子利落的報著菜名,永璂微微笑著搖了搖頭,安蕁子忙上前阻止小二,“行了,你別說了,別擾了我們爺的耳根子清靜……你跟我出來吧。”安蕁子推小二出了雅間,告訴他“上八碟熱菜,八碟涼菜,要你們店裏最好最有特色的,特別是那道‘綿綿無絕期’可不能缺了……告訴廚子用點兒心,做得要精致,擺盤要漂亮。”

小二連聲應著“您放心……您請稍等……”他快速的退下了樓。

安蕁子回到雅間內為永璂沏上一杯“西湖龍井”,嘴上說著,“爺,這茶這水是比不了宮裏的,您勉強喝喝吧。”

永璂卻感歎道:“一牆之隔,兩樣世界,別有滋味!”

他呷了一口茶,忽聞樓下傳來一陣絲竹之聲,十分的悅耳動聽。

永璂放下茶碗,走到窗口,用折扇將雅間的那竹製的簾子挑開一道縫,低眼向樓下看去,見樓下的大堂正中央搭起的台子上,一個看上去大約十八歲模樣的女子盈盈然的懷抱一把琵琶端坐在那兒。

她調了調弦,試了試音,然後抬起頭來,環看四周,對眾人微微一欠身,清清脆脆的說道,“小女子沈氏,杭州人氏。在此為各位貴賓獻唱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