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臨安不失,蒙古人進攻其他的地方就不會那麼順利。要知道,曆史上,蒙古人就是拿著宋恭帝的詔書策反了很多將領。不然,蒙古人也不會僅僅三年就滅亡了整個南宋。
七月中旬,劉致遠一行人到達衢州。從衢州沿著衢江、富春江到可以到達錢塘江抵至臨安。
但南宋的水師,在蕪湖都被賈似道敗壞盡了。甚於的全被調到臨安守衛首都去了。敢了近一個月的陸路,因為騎馬的原因,劉致遠兩條腿早已經磨了很多泡。
本來以為可以坐船,劉致遠心裏還是很高興的。哪知宋庭這麼膽小,把所以船全都調走了。對此,劉致遠怨念很深。
到不是為了少走這些路,而是對宋庭的做法非常嗤之以鼻。豈知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一座城池你防的再好也有被攻破的時候。就向襄陽,防守了十幾年,不還是一樣讓人給攻破了。
這就是文人執政的缺點。文人大都柔柔弱弱,喜歡一味的委曲求全。縱觀宋一世,那一次不是委曲求全,為了可以不打仗,甚至可以向外族稱臣,沒有一點而氣概。
~~~~~~~~~~~~~~~~~~~~~~~~~~
~~~~~~~~~~~~~~~~~~~~~~~~~~~~~
走不了水路,也隻好去走陸路。南方多雨,劉致遠他們才離開衢州,天就開始下起了雨。一直持續了半個月,天也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仿佛上天也不想讓這一群人好過。
“安之,你就讓我在你那裏吧!”周遠山頂著蓑衣來到劉致遠身邊說道。這是他連續三天來找自己了。
他是家裏的獨苗,劉致遠本來認為,周老爺子不會答應讓他跟來的呢?而周遠山他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那天周遠山專門把他請到周府給他壯膽,哪知周老爺子一聽,一臉鎮定道:“既然你不能給我們周家傳宗接代,與其等著斷了香火,不如把你這條命丟給朝廷。這樣過來幾十年,在底下也好向列祖列宗交代。”
而且,人家不盡將自己的唯一的親孫子送來,還給了劉誌遠一萬貫銅錢,讓他帶回去作為軍隊的軍餉。
本來文天祥不太想收下周遠山這個不學無術的人,可看在這一萬貫的份上就給他安排了一個運送糧草的差事。
這是一個又即安全又不累的差事,可這小子讀書不行,麵子道挺大。說那差事給他丟人。這不天天來折磨他。
劉致遠受不了,讓他去給沈天去幫忙。畢竟他也讀過幾天書,記錄一些實驗的數據還是可以的。
還別說,這小子,對讀書不敢興趣,可自從跟了沈天還真是迷上了這一方麵。
過了幾天,天終於晴了。他們行軍的速度到也快了許多。終於於七月底抵達了富陽。富陽是臨安府南邊的一個縣。行軍要快的話,半天就可以到達臨安。
但臨安不是想進就能進的。要進去,必須有皇帝的召見。在說帶著三萬兵來臨安,萬一你是來造反的怎麼辦。所以三萬兵是不可能帶到臨安府裏的。
於是,文天祥將三萬兵士,駐紮在富春縣外麵修整。畢竟連續走了一個多月,兵士們已經很疲勞了。
而文天祥則帶著劉致遠和王洪他們到縣裏梳洗一番,畢竟是要麵聖的。而柳成則留下來看管部隊。
大概因為,蒙古兵就快要逼進臨安的原因,大街上無論行人,還是商戶全都死氣沉沉的。而且縣裏的富人大都開始遷往南方,所以,隨地可見閑置的房屋。
“當年,進京趕考的時候,曾途經過此地。那是何其的熱鬧呀!”文天祥見到兩旁的蕭條,不禁感歎道。
不久,富春的知縣便趕來迎接文天祥。不說文天祥現在的名聲,光贛州知府這一點也使他必須好好招待。
到達縣衙後,劉致遠好好的洗了一次澡。對於後世來的他,兩個多月行軍,最讓他受不了的是無法好好洗澡。
文天祥他們到達富春縣的事情,已經快馬加鞭的送到了臨安。之後幾天,劉致遠他們就呆在縣衙,等著朝廷旨意的到來。
八月三日那天,朝廷的旨意終於來到。宋庭命部隊在富康修整,讓文天祥立即進臨安麵聖。但對於文天祥的升遷之事卻隻字未提。
曆史上,文天祥是做到右丞相的。可現在卻沒有絲毫動靜,劉致遠心裏就有些小九九了。他無法了解所有曆史,再者曆史不一定全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