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作客(1 / 3)

周日,天氣晴朗,萬裏無雲,是個適合外出的好天氣。現在還是實行單休製,隻有周日才休息,讓鬱瑾若想起以後的雙休、小長假、黃金周,無比的懷念。

一大早,在爸媽的打理下,鬱瑾若穿上了簇新整潔的新衣服,頭發也用密齒的木梳梳的水滑順溜,坐在媽媽自行車後座的兒童椅上,到外婆家去作客。

這是鬱瑾若重生到80年代以後第二次在外麵,第一次是從醫院回家,之後一直呆在家裏沒有出門,現在是第二次。89年的蘇州和前世記憶中21世紀的蘇州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房子沒有那麼高,路也沒有那麼寬敞,很多道路還是長石條板鋪成的,未來的標誌性建築都還沒有出現。幸好蘇州市區的大概地理位置都千百年來都沒有改變,所以不熟悉的環境和記憶中的印象慢慢對比,對大致的道路和走向都逐漸清晰起來。一路上,她不停的觀察著周圍明顯落後的房屋建築和道路環境,把腦子裏未來的地圖慢慢的“更新”成舊地圖。鬱楠浚和徐麗芳騎車一路向西,過了觀前街,沿著景德路,金門路,經過石路向西,直到騎到鬱瑾若印象中大概朱家莊新村的位置,還沒有等她看清楚就拐進了一個新村。

他們穿過一棟又一棟樓房,路上不時還有人和鬱楠浚、徐麗芳打招呼。從新村的門口進入往裏,大概騎了5、6分鍾左右,他們才在一幢5層高的微舊樓房前停下。把自行車鎖到了樓道裏,這時裏麵已經停了好幾輛車。鬱楠浚抱著鬱瑾若走在前麵,徐麗芳提著東西緊隨其後。上樓到了406的門口,敲門後,很快就有人來開門,同時裏麵還隱約可以聽到有人在說“來了,來了”。

開門的是一個10來歲的男孩子,長的虎頭虎腦,很可愛。看到他們,立刻很有禮貌的喊“姑姑,姑父,小瑾妹妹”,並讓他們進去。等被抱在手裏的鬱瑾若進門一看,好家夥,屋裏擠滿了人。他們進去以後,招呼聲此起彼伏,有叫“姑姑,姑父”的,有叫“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的,還有叫“爸媽”和“妹妹,妹夫”的。鬱瑾若進去以後就立刻被她不認識的人抱過去,在幾個大人的手上輪流抱了一圈,而她也在徐麗芳的提醒下一一叫人,在強化記憶下勉強把外婆家的人認了個七七八八。

外公外婆家在整幢樓的靠西,家裏的麵積大概70多平方,是傳統的建築格局。進屋的大門麵東,進門以後就是客廳,原本是1個整體的大客廳隔成一大一小2個,靠近大門的是主臥室,旁邊是小臥室,臥室都朝南,陽台在小臥室的那間,正對著大門是衛生間,衛生間北麵就是廚房。

除了外公、外婆,在家裏的還有大舅和二舅兩家人。大舅徐建設長的和外公很像,雖然相貌堂堂,身材高大,但是麵部表情很嚴肅,一看就是平時話語不多,性格嚴厲的人。倒是匆匆從廚房出來打了個招呼又進去的大舅媽黃雪英,看上去比較和藹可親,她個子不高,五官普通,圓圓的臉上帶著笑意,讓人感覺很有好感。二舅徐建國身材高大偉岸,鼻梁高挺,相貌英武,神態剛毅,很有男人味,雖然五官和徐麗芳長的很像,但卻是男性陽剛美和女性陰柔美的不同體現。而二舅媽周美蘭和二舅,從外貌上看完全不匹配,中等的個子,身材瘦弱,長相很普通,蠟黃微灰的臉色,一看就知道身體不好長年有病,眉宇間怯懦軟弱之氣和總是低著的頭,讓人覺得她總想躲在別人的身後,不敢輕易見人。

剛剛幫他們開門的男孩就是大舅的兒子徐清華,他還有個姐姐徐玉潔,正帶著二舅的女兒徐玉瑩在陽台上曬太陽吃東西。徐玉潔長相清秀,細眉細眼,和她媽媽一樣臉上總是笑眯眯的,是個讓人感覺很舒服的女孩子,在鬱瑾若後來和她的接觸中覺得她待人和氣,很願意幫助人,是個很有愛心的女孩。

徐玉瑩五官很像二舅,單從相貌上看比徐玉潔漂亮很多,但是臉色和二舅媽一樣,黃黃的帶著病態,性格懦弱畏縮,反而沒有姐姐那樣有生氣和神采,生生減了好幾分姿色。徐玉瑩個子纖細瘦弱,看上去比小她一歲的鬱瑾若還小,在後來的談話中鬱瑾若才知道,她因為天生體質比較差,三天兩頭生病,雖然從去年開始已經上幼兒園了,但是經常生病,去學校的次數還沒有去醫院的多。

就在鬱瑾若剛把外婆家中到的人認了一遍,敲門聲又響起了,這次進來的是幹爸幹媽一家三口。於是又開始了新的一輪招呼聲,而鬱瑾若又被迫換了人來抱。外婆帶著大舅媽在廚房洗菜、燒菜忙活,媽媽在廚房門口幫忙打打下手。二舅媽和幹媽就在客廳給男人拿煙倒茶給孩子拿零食和整理吃午飯要用的桌子,外公就和大舅、二舅、幹爸和爸爸在客廳喝茶聊天。大表姐大表哥帶著3個小蘿卜頭在陽台上吃東西做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