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舞者和遊俠的身法和步法都有點相近的,劍舞者的是快而穩,遊俠的卻是要快而巧,現在的話先從鍛煉你的身體開始,肯尼亞給你的鐵砂袋你平時不要拆下來,好好的戴著,現在我教給你的是持劍還有就是反應。”
三天下來,張小北唯一的感覺就是累,好在這三天就隻是戴著鐵砂袋,雷迪老爹又說讓他有個適應期,隻是教會了他一些調整自己呼吸的辦法,所以累也沒那麼誇張。
張小北好像在四肢腕處各自纏上了一條藍色的二指寬的布條,這些布條就肯尼亞大叔要求他戴上的有鐵砂的鐵砂袋了,標準12斤重一個。他也按照肯尼亞還有雷迪老爹的要求除了睡覺就沒有解過下來。
今天早上雷迪老爹就在院子空地處打下了三根1米高的鐵柱,張小北一起床洗刷完畢就被叫到這開始了新的訓練。
三根鐵柱呈三角而立,每根的距離也在1米多,一步多的距離,張小北就看著雷迪老爹持雙手寬劍,在三根鐵柱間行走,每次一步踏近鐵柱就用劍輕輕的磕碰一下鐵柱,很有規律。
“每一步,一個呼吸,持劍要在保持持平在自己胸前位,盡量兩步就繞過一根柱子,每次繞過柱子時候都要像我一樣,磕碰一下柱子,當然後就要馬上轉向,今天我給你要求就是要100次。”雷迪老爹示範了兩回就把手中的劍遞給了張小北繼續說道:“其實你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兵器練習,但是我建議是先學習雙持劍。”
張小北接過劍,想了想說道:“老爹,其實我想自己打造把兵器,你能教我?”
“可以,下午的時候我就教你一些基本,想打造一把好的兵器,你要先把自己的臂力提上去,不要著急,慢慢來鍛煉,這樣才能打造出好的兵器。”雷迪老爹點了點頭答應到,就離開走向前鋪。
閉上眼睛,好好的回憶了下剛剛雷迪老爹的步法,張小北就開始慢慢的一步一步的開始,而且還一邊思考。
其實開始要決定接受三位長輩的訓練的時候,他就開始考慮自己的兵器了。
以前他就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老爹的鋪子裏麵,武器幾乎都是劍和槍為主,也最多,當然什麼狼牙棒啊啊都有,可是百兵之王的刀居然不是主流,隻有一把彎刀可憐的放在櫃台的角落。
這個問題問過雷迪老爹才知道,在阿力曼大陸上麵,隻有兩種人才會用刀這種兵器,一個是騎兵,那些都是有帝國供應兵器的,還有一個就是萊克國的人,要知道萊克國的人就是馬背上的民族,所以在傑斯帝國刀卻不是主流,雙手劍才是主流。
當時張小北的腦海中不知道為什麼就冒出了兩種刀的畫像,就是以前自己的國家很有名氣的刀——唐刀中的橫刀和障刀。
唐刀是古代中國唐朝四種軍刀的總稱,並非指某種刀,四種刀為儀刀,障刀,橫刀,陌刀。
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每個朝代的皇帝將領都喜歡用佩劍作為戰鬥和儀仗用,但是佩劍這種直身圓尖頭造型在戰場上的及其的不方便使用,所以在西漢到唐朝之間未被記載進史冊的曆史中鐵匠和軍士們一點一點的開始開發取長補短的將佩劍長劍的劍身還有西漢的環刀的刀頭結合在一起,終於在唐代的時候出現了後來稱為“唐刀”的唐代長劍。
在四種刀中,張小北最為鍾情的當然就是橫刀了,狹**身,小鐔,長柄,可以雙手握持,線條的美,它不僅帶著有劍的的王者風範,還有刀的霸氣,70mm~110mm主兵器的好選擇,步戰或者騎兵作戰都沒問題。
障刀的話,你可以理解為就是橫刀的縮小版,15mm~50mm長度,刀身卻是比橫刀較有弧度,比較像日本刀中的肋差,這是近身護身的好武器。
在唐朝時候,唐刀四刀式中的橫刀和障刀傳到日本,兩種刀同為日本刀的前身。
打造這兩種刀,都不是很大的問題,特別是雷迪老爹經驗豐富,但是張小北還是決定自己打造,這中間可以學習到如何打造好的兵器,還能把自己的兵器打造的更加的合適自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