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人(1)(3 / 3)

希爾頓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在旅館業方麵,買到了華爾道夫旅館。如果沒有希爾頓高瞻遠矚的眼光和正確的決策,華爾道夫的輝煌也許便隻是一小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1985年,沃爾瑪公司的創始人山姆·沃頓董事長就被《福布斯》雜誌稱為“全美第一富豪”。2001年,沃爾瑪公司總裁羅布森·沃頓一度超過比爾·蓋茨,身價453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而沃爾瑪公司領導核心沃頓家族5人包攬了《福布斯》全球富翁榜的第7至11位。5人的資產總額達到931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

沃爾瑪的成功首先要歸功於它的創始人山姆·沃頓的眼光。1945年,山姆在美國小鎮本頓維爾初涉零售業。當時大型公司多在大中城市從事零售業,而對小城鎮置之不理。山姆·沃頓卻盯住這一市場空白,選定美國小鎮為其服務的細分市場,采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逐漸做大。沃爾瑪的具體策略是以州為單位,一縣一縣地設店。直到整個州市場飽和,再向另一個州擴展。由一個縣到一個州,由一個州到一個地區,再由一個地區到全美國,再從美國擴展到全世界。沃爾瑪穩紮穩打,逐漸強大自己而成就了宏偉的事業。

又如,把木梳賣給和尚,正是一個反映謀劃高與低的經典案例。

有一家大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決定高薪招聘營銷人才。廣告一打出來,報名者雲集。

但有一道實踐性的試題要做,就是想辦法把木梳盡量多地賣給和尚。絕大多數應聘者感到困惑不解,出家人要木梳何用?這不明擺著拿人開涮嗎?於是紛紛拂袖而去。最後隻剩下甲、乙、丙三人。

負責人說:“以10日為限,屆時向我彙報銷售成果。”

10天後負責人問甲:“賣出多少把?”答:“1把。”並講述了曆盡的辛苦:遊說和尚應當買把梳子,無甚效果,還慘遭和尚的責罵,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太陽,一邊使勁撓著頭皮。甲靈機一動,遞上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下一把。

負責人問乙:“賣出多少把?”答:“10把。”乙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他的建議。那山有10座廟,幹是買下了10把木梳。

負責人問丙:“賣出多少把?”答:“1000把。”負責人驚問:“怎麼賣的?”丙說他到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朝聖者、施主絡繹不絕。丙對住持說:“凡來進香參觀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個字,便可做贈品。”住持大喜,立即買下1000把木梳。得到“積善梳”的施主與香客也很是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賣給和尚,聽起來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謀劃思路,不同的推銷術,卻有不同的結果。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開發出新的市場來,那才是真正的營銷高手。

有眼力的人,能夠在別人朦朧之中窺見星光。而今,當一種熱門的事流行時,追逐、跟風的情況,恰如雨後春筍一般。其實,追逐、跟風,看起來是輕車熟路,便捷省事,但就謀事而言,由於是沿襲的翻版,也就絕對談不上是高明的一筆。隻有從別人忽略處著眼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剛柔相濟,左右逢源

做人做事在原則和尊嚴麵前,該剛則剛,該柔則柔;人剛我柔,人柔我剛;人柔我亦柔,人剛我更剛。隻有剛柔相濟、能屈能伸,才能左右逢源、取得成功。

中國人做事講究剛柔相濟,遇事求謀略,善技巧。但是歸根結底,宗旨隻有一個,原則也隻有一個,這是不可動搖的。這是做人的氣節,立世的根本。在社會交往處理人際關係中,善於交際固然為人所好,但是毫無原則的一味迎合,也為人所不屑。

做人是要有骨氣的,在與人交往中,要自覺地保持高尚的人格,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麵前更是要頭腦冷靜,不向強大勢力低頭,絕不能來半點含糊。當年周總理與基辛格談判時,因台灣問題使談判陷入了僵局。這是涉及主權的原則性問題,所以周總理提高聲調嚴肅地說:“台灣問題已經是個老問題了。我必須申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政府,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美國軍隊必須撤出台灣。這三條立場是不變的。”

基辛格也提高嗓門,亮明觀點:“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不能在開始我們之間的新關係時背棄我們的老朋友。我們絕不能放棄對台灣的義務,我們絕不會與台灣斷交。”

“什麼樣的複雜原因?什麼樣的義務?這真是天方夜譚。”周恩來也略微提高了聲調。室內的談判氣氛陡然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