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於期之所以能“獻頭”,荊軻之所以能舍命刺殺秦王,都完全是為了回報太子丹的禮遇之恩。“投桃報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足以說明“恩惠”對人心感化的巨大作用。
春秋時,楚莊王勵精圖治,國富民強,手下戰將眾多,個個都肯為他賣命。楚莊王也極力籠絡這批戰將,經常宴請他們。一天,楚莊王又大宴眾將。君臣喝得極其痛快,天色漸晚,莊王命點上蠟燭繼續喝酒,又讓自己的寵姬出來向眾將勸酒。突然間,一陣狂風吹過,把廳堂裏的燈燭全部吹滅,四周一片漆黑。猛然間,莊王聽得勸酒的愛姬尖叫一聲,莊王忙問何事。寵姬在黑暗中摸過來,附在莊王耳邊哭訴:燈一滅,有位將軍無禮,偷偷摟抱臣妾。已被我偷偷拔取了他的盔纓,請大王查找無盔纓之人,重重治罪,為妾出氣。
莊王聞聽,心中勃然大怒,自己對眾將這樣寵愛,竟有不遜之人,膽敢戲弄我的愛姬,真乃無禮之極!定要查出此人,殺一儆百!他剛要下令點燈查找,但又一轉念:這幫戰將都是曾為我流過血、賣過命的人,我若為了這點小事殺一位戰將,其他戰將定會寒心,以後誰還會真心誠意地為我賣命呢?失去這批戰將,我將憑什麼稱霸中原呢?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還是隱忍一下,放過這等小事,收買人心要緊。主意已定,他低聲勸寵姬道:“卿且去後堂休息,我定查出此人為你出氣。”
等那寵姬離開廳堂,莊王便下令說:“今日玩得甚是痛快,大家都把盔纓拔下來,喝個痛快。”大家在黑暗中都不知就裏,不明白大王為何讓大家拔下盔纓。但既然大王有令,就隻好照辦了。那位肇事的將軍在酒醉之中闖下大禍,聽到莊王寵姬尖叫,才嚇醒了酒,心想這次必死無疑。等莊王命令大家拔盔纓時,他伸手一摸,盔纓早已沒有了,才明白莊王的用心。等大家都拔去盔纓,莊王才下令點上燈燭,繼續暢飲。那位肇事的將軍便對莊王感恩在心,下定了以死效忠的決心了。
自此以後,每逢戰鬥,都有一位楚將衝鋒陷陣,拚命地出擊作戰。楚莊王細細查問,才知道他就是那位被寵姬拔掉盔纓的將軍。
其實,有時給別人一些小的恩惠和人情對你來說隻是舉手之勞,並不費多少力氣,可是對別人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安慰,必要時他會舍命來報答你。
近鄰勝過好親戚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鄰裏關係有著普遍的意義,尤其是在傳統鄉土社會中,鄰居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這些句子都概括了鄰裏關係的重要性。
劉家和王家是住在一個院子裏的鄰居,劉家三代同堂,王家隻住著小兩口。小王時常去劉家聊天,劉家阿姨也把他當自己家人看待,有時還邀他們到劉家一起吃飯。有一次,小王所在的公司要安排小王去外地管理分公司,時間是兩年。他和妻子商量時,妻子支持他去,可他認為時間太長,不忍心丟下妻子一人。於是他找到劉阿姨,問自己該怎麼做,劉阿姨為他能信任自己而高興,也鼓勵他做出點事業來,還說出了許多去的好處。小王聽後,認為頗有道理。最後,劉阿姨還說會幫他把他的愛人照顧好,讓他放心地去做自己該做的事。
正因為鄰裏關係不像血緣關係那樣親近,又沒有社會關係那樣的壓力,才使人們在交往過程中感到十分自然輕鬆。有時,在路上偶然碰到鄰居,就像早晨清新的空氣,令人平添一份溫馨。鄰裏近在咫尺,他們的適時照顧、幫助,能解燃眉之急。例如,婚喪嫁娶等大事小事,都離不開鄰居的幫助。好鄰居會為和諧的鄰裏關係而努力,當別人家有了不愉快的事,會適當勸解,全力幫助解決矛盾,使家庭恢複和諧。可以說,鄰裏關係是最簡單也是最經常用得上的關係。
如果和鄰居處不好關係,或者有事時不知道去找鄰居幫忙,那麼我們在生活中就會增添很多麻煩。就算你的鄰居能力再小,有些日常瑣事可能還是離不開他們,那種“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要想得到鄰居的幫助,需要平時真心實意的付出。不過,我們在爭取鄰居幫助的具體辦事過程中,也可以參照以下一些技巧。
1、暗示鄰居幫忙
有一個家庭原來生活比較富裕,但是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學費比以前高出許多,因此家裏生活就緊張起來。這家人就想向鄰居家借些錢,但她並沒有直接向鄰居家借錢,她隻是在閑聊中告訴鄰居,自從孩子們都考上大學,日子就比較辛苦,那些工資根本不夠花,又沒有別的生財之道,最近又沒錢了等。鄰居家自然知道她所遇到的困難,聽她訴了這麼多苦,就主動提出要借錢給她以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