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放下身份拋開臉皮(1)(2 / 3)

“要放下身份,不要被麵子所左右。”這是那位同學的口頭禪和座右銘:“放下身份,路會越走越寬。”

那位同學如果不去賣蚵仔麵線或許也會很有成就,但無論如何,他能放下大學生的身份,還是很令人佩服的。你不必學他非得去做類似的事情不可,但在必要的時候,的確也要有他的勇氣。

人的身份是一種“自我認同”,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製”。也就是說,“因為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種事”,而自我認同越強的人,自我限製也越厲害,千金小姐不願意和她的女同桌吃飯,博士不願意當基層業務員,高級主管不願意主動去找下級職員,知識分子不願意去做“不用知識”的工作……他們認為,如果那樣做,就有損他的身份和麵子。

其實這種“身份”隻會讓人路越走越窄。我們並不是說有身份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我們相信,在非常時刻,如果還放不下身份,那就會讓自己無路可走。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願意當業務員,那隻有挨餓了。

你如果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那麼就要放下身份。也就是:放下你的學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和麵子,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中去。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非議,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

“放下身份”比放不下身份的人競爭上多了幾個優勢:能放下身份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而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這將是他的本錢。

能放下身份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住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他沒有身份的顧慮。

如果你真的渴望成功,想做出一番事業的話,你就要能放下你的身份,不要在乎你的地位,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寵辱不驚,有從零開始的準備,隻有這樣,你的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丟麵子並不丟人

為了麵子做事,通常都非心甘情願,一旦拋開麵子,就會使自己受到激勵,走出一條新路,取得更大成功。

阿爾伯特·霍布代爾是曼徹斯特市格雷大街中學的校工,盡管薪水每周隻有5英鎊,他工作卻十分盡責,總是把校園收拾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因為他覺得:既然自己沒有機會讀書識字,多幹點事,為孩子們提供好的學習環境也是不錯的。

不料那一年,他敬佩的老校長退休了,來了一個叫約翰遜的自命不凡的新校長。這個校長上任不久,就宣布全體員工每天必須簽到並注明時間。周五,他把考勤簿拿來查看,情況好極了!他滿意地正準備把簽得密密麻麻的簿子合上時,卻發現一處空白,顯得很不協調。他立即命人去把那個不服帖的人找來。

“聽著,阿爾伯特,我已規定所有員工必須在考勤簿上簽到,你知道嗎?”

“知道,先生。”

“那麼,你簽了沒有?”

“沒有,先生。”

“我一旦定下製度,就意味著每個人必須照辦,誰不照辦,就得請便——你懂我的意思嗎?”

“我懂,先生。”

“那你為什麼不簽?”

阿爾伯特漲紅了臉,半晌不說話,最後隻好以實相告:“我簽不好,先生。”

“什麼?簽不好?天啊!下一句話,你該不會說,你不識字吧?”

“確實不識字,先生。”

“太可怕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在教育機構(這個詞他覺得比‘學校’好聽)工作的人竟不識字……夠了!你知道我這兒不容許低效率,給你一周時間,另謀生路吧!”

“可是,先生,我在這兒已經幹了4年,校園裏處處整齊幹淨,從來沒有誰挑出我的錯兒,為什麼要辭退我?再說,作為校工……”

“噢,那倒不假。但是,無論如何,堂堂教育機構裏,總不能容忍一個文盲員工存在,這是原則,你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