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滿懷信心自立自強(3)(1 / 3)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成大事者需要站得高,望得遠,要善於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按照事物的連續性、因果性的聯係,預見它的發展趨勢,而且事物是多變的,要根據其時間,地點不同以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差異來做出戰略盤算。這就需要有統率全局的戰略頭腦。諸葛亮、蕭何正是由於擁有這樣的戰略頭腦而成為傑出的成大事者。

2、多謀善斷的盤算能力

一是盤算者水平的高低取決於自身的修養。為了提高盤算水平,要樹立不斷創新的思想,克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思想;要有淵博的知識,不僅要有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和管理學知識,還要努力掌握現代科學的方法論,如係統論、信息論和控製論等。

二是需要有風險盤算的精神。客觀情況,往往是紛繁複雜的,有一些情況是不可能讓人事先做出百分之百正確判斷的。現實生活中,領導者常常遇到的是一些不確定型、風險型的盤算,這就要求領導者有敢想敢幹、敢冒風險的精神,不能追求四平八穩,因循守舊。

三是要有當機立斷的盤算魄力。“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盤算是不能一拖再拖的,他需要在有效的時間地點內完成。否則,正確的盤算一旦過了時間就會成為錯誤的方案。

3、慧眼識英才的識人用人能力

在商品經濟盛行的今天,“知識就是金錢”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而擁有知識的人才自然也就成了無價之寶,因此成大事者一定要有愛才如命,求賢若渴的思想,要有尊重人才的習慣。同時,各級領導者能夠慧眼識英才,才能使自己得到精兵強將,對自己的工作大有益處。中國有句俗語,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大凡成就事業的人,都需要一大批優秀人才的配合與幫助,一起努力,光靠一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

發現和培養人才,還要注意不能求全責備,不因小缺點而忽視了其他的才華智慧。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美國南北戰爭時的總統林肯任命格蘭特將軍為總司令,隻看他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能力,並不計較他那嗜酒貪杯的毛病。“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是識別人才的重要原則,而做到這一點需要有大公無私的精神,始終恪守任人唯賢的標準。

4、“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指揮能力

成大事者還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就是組織指揮能力。這是指為了獲得理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被管理的客體實行有效管理和控製的能力。它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管理”,即熟悉運用各種組織形式,如集權結構、分權結構、矩陣結構、係統結構等,並善於運用組織的力量協調各方麵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其達到動態上的綜合平衡,從而獲得最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二是“控製”,即采取有效的控製手段,使被管理的客體(人、事、物)按照領導者的意圖,能依照既定的方向運動前進,並最終取得預期的效果。

成大事者的組織指揮能力,主要表現在用人授權和遙控指揮兩個方麵。一個領導者,能夠合理地使用手下的人才,使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變成自己手的延伸、腳的延伸、腿的延伸、耳的延伸,甚至是大腦的延伸,那麼這個領導者一定會成為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優秀的領導人才。成大事者,不僅要放手讓手下的各類人才去工作,物盡其用,各盡其職,而且能夠采取有效的控製手段,對他們的行為方向、行為方式和行為效果實行有效的“遙控”,必要時還可以隨時將他們“收回來”。那麼,這個領導者一定會成為一個牢牢控製、支配和駕馭全局的核心人物,在上級領導者和群眾的眼中,他就是一個在本地區、本單位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吸附力的“內核”。

沒有效率不能要

速度決定一切,沒有速度,死路一條!一個人工作是否有效率、是否具有滿足感或如願以償,這完全視結果而定。如果你明確自己所追求的是什麼,則得到的成果既多又好。

當你專注於自己的一生和職業目標時,需要思考如何從許多可能的事情中找出幾件,並加以完成。而當你作出“基本決定”時,這就是一種執行:“我下一步該怎麼做?”其目的在於激起你的統馭力——即使你隻引導你自己一人。

1、清理所有文件並加以處理

文書工作是個容易處理的問題。包括表格、信件、備忘錄、報告或那些要填、讀、分析、寫和討論的東西。可是有些人卻對這一問題束手無策。

除非你的工作像謄寫員工作一樣,得分類、歸檔、修正或處理文件,否則你的文書工作應該是做得完的。因此,這些工作不該占據你太多的時間。

如果你現在或即將成為主管,希望你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文書工作。你不妨試著提高那些必要的工作的效率,並將所有文件集中在一個適當的地方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