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收獲美好在失去之後(2)(3 / 3)

從前那個青蛙的故事也許大家還都記得,水漸漸地加溫,青蛙會慢慢地死在水裏,而如果突然把青蛙放到熱水裏,它會頃刻間爆發力量跳出熱水,保全了生命。按部就班的生活、舒適的工作、無憂的保障、融洽的人際關係,不就是讓我們漸漸失去鬥誌、失去生命亮色的熱水嗎?有人畢生夢想著能為有這樣一個熱水池而奮鬥,他們不思進取、圓滑精明、左右逢源。而有的人,卻小心地珍藏著兒時飛翔的夢想並時刻精心嗬護,終於有一天會極盡自身的能量迸發出屬於自己生命的亮色,甚至令自己、令周圍人另眼相看。醜小鴨展翅翱翔的那一刻,小鴨子們仰天觀望才恍然大悟,它原來是天鵝,我們以前怎麼都不知道!

堅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謝的玫瑰

人生在世,經曆是很難預料的,沒有人能承諾我們的一生永遠是晴天;沒有人能預知草莽中是否潛藏毒蛇猛獸……然而,外界環境的變化雖不能把握,但我們的行動卻可以產生力量。這力量的源泉就是來自我們心中堅強的信念。要知道,任何時候都是信念在支持著人生。不可想象,人沒有信念而活得怎樣。信念是呼吸的空氣,信念是沙漠中旅人的飲水,信念是我們心中的太陽。真正的信念永遠是不可戰勝的。當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時,隻要心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努力拚搏,就一定會渡過難關,取得成功。

有這樣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母親是一所醫院的醫生,兒子在學校念書,他們相依為命。戰爭爆發了,接著他們所住的城市被圍。不久,饑餓隨著酷寒和敵人的炮擊一起襲擊了這座城市。人們羸弱不堪,開始想一切辦法來尋找生路,其中也包括神奇的醫學。

母親悉心照料病人如同親人一般。每天,天剛亮她就起床,收拾屋子,為兒子做好少得可憐的早餐,然後趁著蒙蒙曙光步行上班,因為凍在雪堆裏的有軌電車不能開。她全身瑟瑟發抖、睡眼惺忪地來到自己的診室,連衣服都不脫便把手伸向火爐,好使身子暖過來。然後她慢條斯理地脫下衣服,從衣櫃裏拿出雪白的罩衣穿上,坐到桌旁擦起臉來,盡量使臉龐顯出精神抖擻的神態。再過一分鍾她就要走進病室查看病人了,在這一瞬間母親變了樣:她的臉上出現了歡快、激昂的表情,雙眉高揚,她那穿著白衣的不高的身軀處處煥發出某種信念。她的鞋後跟嘎嘎地響,病室的門一打開,接著就響起了她的聲音:“早晨好,親愛的病友們!”

病人們早就等待她的來臨。他們慢騰騰地轉過身子,把臉和手從被子裏探出來,然後你一聲我一聲地說:“大——大——夫,您好……”必定還有人再加上一句,“我們的救星。”

這些病人隻不過是被饑餓送上死亡邊緣的人,隻需加強營養,他們就能得救,可是這一點卻無法做到。他們的定量增加甚微,這隻能推遲他們的死亡。母親知道,隻要病人不灰心喪氣,隻要他們身上的信念和希望不泯滅,那麼,他們就能延長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說,或許能夠獲救,於是她就盡力給他們灌注希望。

“外邊暖和起來了,春天快到啦。”她俯身向著一位失去希望的病人說。

冬日晨迷霧暗淡,不健康的軀體散發出一股難聞的氣味。透過這種毫無歡樂的氣氛,響起了母親精力充沛的聲音,這聲音如同春風吹拂大地一樣,在病室裏回蕩。

母親的話十分簡單、平凡,可是,這些話語連同她開的藥物(她知道,這些藥物帶來的益處並不多)卻產生了特殊的、神奇的作用。確實,主治醫生發現母親照管的病室死亡情況較少,而且病人的氣色比其餘醫生照管的病室要好。

在冬季即將結束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在一次炮擊中兒子被打死了。母親向著兒子四肢伸開的屍體用何等絕望而又懷著信念的語言痛哭啊!當失魂落魄的母親明白兒子再也不能站立起來後,她失去了知覺,聚攏來的人們久久無法使母親從兒子的身上離開。

一切後事都由她的親戚去料理。母親坐在家裏萬念俱灰,周圍的人們都擔心她失去理智。母親在家裏呆坐了一天、兩天、三天。

病人卻焦急不安起來:要是母親再也不到他們這兒來,那他們怎麼辦?他們的痛苦沒有誰比母親知道得更清楚。老病人中有人懂得:母親通曉的語言是很少有人通曉的。病人照常服藥,量體溫,誠心誠意地接受治療,可是差不多所有的人都焦灼不安地在等待:什麼時候母親能到來把他們治愈出院啊!

到了第二個晝夜,病室裏的病人的狀況急劇惡化了,於是不得不將情況報告給主治醫生。“心理上的變化……用什麼才能治療呢?隻有調動機體內部的全部潛力,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信念’。”他苦笑著說。

主治醫生上母親家去了。很早以前他們就在一起工作,主治醫生還記得她在實習時是個愛笑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