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居裏夫人應邀到美國訪問。美國婦女為了表示對她的崇拜之情,主動捐贈1克鐳給她,要知道,1克鐳的價值是在百萬美元以上的,這是她急需的。雖然她是鐳的母親——發明者和所有者(但她放棄為此而申請專利),但她買不起昂貴的鐳。
在捐贈儀式之前,當她看到《贈送證明書》上寫著“贈送給居裏夫人”的字樣時,她有些不高興了。她馬上找到主辦方聲明說:“這個證書還需要修改。美國人民贈送給我的這1克鐳永遠屬於科學,但是假如就這樣規定,這1克鐳就成了我的私人財產,這怎麼行呢?”
主辦者在驚愕之餘,打心眼兒裏佩服這位大科學家的高尚品格,馬上請來一位律師,把《贈送證明書》修改了,居裏夫人這才在《贈送證明書》上簽字。如此著名人物,如此巨大成就的居裏夫人尚能如此,難道我們就不能淡泊名利,放下榮譽的包袱嗎?
一份榮譽就像一個裝滿東西的大麻袋,背著,固然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光榮的名譽,但是背多了,背久了,身體就會支撐不住,甚至會停滯不前,因此,我們要適當地放下它們,為大局著想,為一生著想。珍惜榮譽是一種美,放下榮譽更是一種不平凡的美。
下麵這個故事會讓我們有所啟發。
有兩棵大小差不多的樹苗,同時被農夫種下,也被一視同仁地細心照料著,這兩棵樹的起跑點雖然相同,但它們的成長狀況卻是大相徑庭。
第一棵樹拚命地吸收養分,一點一滴儲備下來,仔細地滋潤身上的每一根枝幹,從每一根根須慢慢地蓄積能量,默默地盤算如何讓自己紮紮實實、健康茁壯地成長。另一棵樹也非常努力地吸收營養,不過它追求的目標與第一棵樹完全不同,它將養分全部聚集起來,並使勁地將這些養分推至樹端,推至枝條的末梢,它一心想著如何早早開花早早結果,好向農夫炫耀自己的努力。
第二年春天,第一棵樹開始吐出了嫩芽,它十分積極地讓自己的主幹長得又高又壯;另一棵樹也長出了嫩葉,不過它卻迫不及待地擠出了幾個花蕾,似乎隨時都可以開花結果。這個景象讓農夫非常吃驚,因為第二棵樹的成長速度真的是非常驚人。
隻是,好景不長,當果實結成時,由於這棵樹尚未長成,卻提早承擔了開花結果的責任,因此一時間吃不消,把自己折騰得累彎了腰,至於所結的果實更是因為無法充分吸收養分,比起一般正常的果實來很酸澀。再加上它的體型矮小,許多孩子都喜歡攀上樹端嬉戲玩樂,並且拿那些還未成熟的果實遊戲。時日一久,在身心雙重受創的情況下,這棵樹逐漸失去了茁壯成長的活力。第一棵樹的情況卻完全相反,原本不被看好的它,反而越來越茁壯,在經年累月的耐心等待之後,終於花蕾綻放。由於枝幹養分充足、根基穩固,結成的果子也比其他樹的更大更甜,而那急於開花結果的樹卻日漸枯萎。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像第二棵樹一般,隻學會了淺顯的本領,便急於表現自己。然而,當本領用盡時,能力也不過如此而已。這時候,不僅難以占有立足之地,還會跌到更深的穀底,甚至連重新開始的機會都很難找到。好高騖遠的人,隻不過有個看似比別人崇高的目標罷了,若不肯腳踏實地去做,最後隻能與失敗為伍。成功其實沒有捷徑,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薄發,隻有擁有穩紮穩打的實力後,才能夠走向成功,急功近利是每一個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其實,人要有所得,必有所失,隻有學會放棄,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高峰。該放就放,當鬆則鬆,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灑脫。生活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圓,正因為有了殘缺,才會有夢想。放手也需要一種勇氣,灑脫地將目光放向前方,才有可能遠眺極致的風景。
麵對誘人的榮華富貴和炙手的權勢、名利,能夠毫不為之動心的人,其品格是高潔的,而接近了富貴和權勢名利卻不沾染上奢靡之習氣的,這種品格就更為高潔了。當我們取得一些成就的時候,頭頂上就會圍繞著一些光環,若是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被這些榮譽所影響,在人生的路上才能走得更遠。從某種角度講,名譽就像是戴在頭上的緊箍咒,越是看得重越被箍得緊;榮譽就像古玩與字畫,它的價值在於收藏,曬得越多價值越低。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是英國的一句諺語。贈人一支玫瑰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卻會在贈花人和愛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彌漫、覆蓋。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應這樣。有時候,事物的價值不在於占有,而在於放棄。
接受還是付出,的確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但我們堅信的是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當我們付出時,人生已準備好了相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