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設備、工具、輔料知識(1 / 3)

一、玉雕的主要設備

玉雕設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目前設備已多種多樣,有效地提高了雕刻的工藝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玉雕設備的演變

玉器雕刻設備,從新石器時代到20世紀上半葉,上下七千多年沒有根本性變化。使用的設備叫水凳,在結構上有過多人操作到單人操作的演變進程,但一直是人力的腳踏、臂絞來驅動圓軸作旋轉運動,帶動雕刻工具來雕琢玉石。

水凳由凳麵、凳槽、鍋架、支撐架、座樓和一對踩板等部分組成。凳麵上有支撐轉軸用的,前麵的叫頂板,後麵的叫山子。兩個支撐點把轉軸架起來。軸有木製和鐵製兩種。木製的軸徑有50~60mm。軸端粘接鐵製琢玉工具,軸中部有繩子纏繞其上,繩頭連下麵兩個踩板。鐵軸較細,其直徑約20mm,軸端也粘接琢玉工具,中部掛一皮帶,皮帶兩端下連兩個踩板。踩板有竹製的,也有木製的,踩板的另一端與座凳的橫掌勾連在一起。兩腳上下踏動踩板,使掛在軸上的皮帶或繩子帶動軸轉動,從而使雕琢工具作旋轉運動,達到切割玉石的目的。工作時凳槽內放入需要使用的磨料,如石英砂(黃砂)、金剛砂(黑砂),這些磨料可分為不同的粗細型號,根據磨製需要分別使用踏動踩板,使工具旋轉。同時右手續砂,左手拿玉石用力上托,著力於鉈口。工具轉動帶著砂子與玉石研磨。玉石的研磨是雕刻的目的——或是切形,或是琢磨而製成玉器。工具和砂子的磨損是雕琢的消耗,需要不斷更換和補充。在琢磨的過程中,還需要用水將砂子調濕,以便容易帶入鉈口,增強研磨效果。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用電機作為動力帶動地軸,地軸皮帶輪和凳橫軸上的皮帶輪用皮帶連接,通過皮帶傳動使圓軸旋轉,用人造金剛砂作為磨料,進行雕琢,稱為“一機多帶”,“一機二帶”。磨玉機的“一機一帶”,即一台電動機帶動一根橫軸旋轉進行玉雕作業。

(二)磨玉機的構造

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製“磨玉機”。北京、蘇州、天津、河南等地定點研製,先後做出十多種磨玉機樣式。其主要構造是:動力設備、傳動設備、轉動設備和升降設備等。20世紀70年代以後,出現了人造金剛石電鍍和壓製的玉雕工具,要求磨玉機的轉速提高到1~2萬轉/分。這時的動力設備必須用高速電機。同時,裝卸工具和製作精細處需要慢速。這就要求在動力設備上安裝無級變速裝置,以適應雕刻需要。傳動設備中,改變皮帶輪的大小,還有變速增速的作用。轉動設備,不是簡單的一根轉動軸。為了達到高速,必須選用高速軸承,高速耐磨的各種瓦件、套件。為了裝卸方便又把軸分為軸頭和軸杆,軸頭和軸杆的銜接要求既牢固又便於裝卸。升降設備是用螺杆旋轉提升降低的工作原理,將工作機頭、電機等一並升降,達到加大或縮小工作間距的目的。因此,磨玉機的構造原理是:使用高速電機,通過變速傳動,使轉動軸旋轉,帶動工具雕刻玉器。磨玉機的構造還可以分為三個係統:一是電力係統,有電源、電線、電機、照明、控製等構成;二是機械轉動係統,有機身、機頭等;三是供排水係統。

(三)磨玉機的操作

以蘇州製造的新型磨玉機為例講解磨玉機的操作。開機前先檢查電源插頭是否插牢,檢查地線接觸是否正常。然後打開磨玉機上的電路開關,這時右邊的綠色顯示燈明亮,顯示電路已接通。接著慢慢地扭動綠燈右邊的旋鈕,向正方向旋轉。工具開始慢速轉動,通過不斷旋轉旋鈕,工具的轉速越來越快,直到最高速度。如果需要中速運行,就在工具中速轉動時,停止旋動旋鈕。即可確定轉速。之後打開機頭側麵的供水開關,調整出水量,使其達到此時的用水要求。這時便可以開始琢磨加工了。工作期間,磨玉機發生故障,應立即斷水、斷電停機,進行維修。設備問題應由專人進行檢查修理。

電器的安裝、拆換,電器因老化或振動形成接觸不良或短路現象,應由專業電工到現場檢查維修。

使用磨玉機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全麵熟悉磨玉機的水路、電路開關、調速、升降係統。

②能夠正確地掌握在磨玉機上安裝工具頭的技術。

③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④保持磨玉機的清潔,愛護磨玉設備,定期保養,及時修理。

(四)玉器雕刻的其他設備

1.蛇皮鑽

蛇皮鑽目前在玉雕上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可以加工中小件產品,也能加工大件產品的精細部位,有靈活方便的優點。蛇皮鑽由電機、軟軸(蛇皮管)和手柄卡頭三部分組成。電機的轉動通過軟軸傳給工具卡頭,使工具轉動琢磨玉石。

使用蛇皮鑽要檢驗蛇皮鑽的性能。以轉動後工具規矩、噪聲小為好。使用蛇皮鑽還要經常維修。蛇皮鑽的手柄部分,容易損壞,因此,使用時不可用力太大、太猛。還要適時更換易損件,使其保持正常運轉。

2.開料設備

①半自動落架式開料機。該機安裝鉈片的主軸以架式支起,通過支點,杠杆可以上下活動。使用時,軸頭和工具(鉈片)因自重向下自落形成重力,著力於玉石上,把料切開。杠杆的另一端是電機和配重設備,以便調節鉈片的重力。電機與主軸間由皮帶傳動。

②封閉式鑽石鉈開料機。該機是通過搖動絲杠把托料盤推向轉動的鉈片,把料切開。金剛石鉈片轉速高,用煤油或其他介質冷卻。全套設備密封在一個臥式箱罩內,箱罩裝有透明窗,可以觀察開料進度。它的優點是切割速度快,托盤上還有橫移式絲杠,能夠準確度量出切割寬度使其切割準確。另一個優點便是無塵土,無泥漿飛濺,工作環境好。

③封閉式小型開料機。該機是一種小型的立式開料機,在工作麵的下邊,鉈片的一半在水中(水是降溫助磨劑)。切料時,鉈片轉動,手推玉石切削小料,既方便又快捷。

此外,玉石的開料機品種還很多,各地都有不同的造型,有的輕巧,有的笨重,但工作原理大都與上述三種類似,不再一一介紹。

3.電磨機

電磨機也叫直磨機,是小型手提式磨製工具。電磨機的種類很多,型號也很多,大的重七公斤左右,小的有半公斤左右。

電磨機是在製作大型玉器的細雕和精磨階段使用。選用名牌的電磨機,在使用時注意維修保養和愛惜,適時更換易損部件。一台能使用5~10年。如果不甚愛惜,三兩個月也能用壞一台電磨機。

4.角磨機

角磨機是手提式小型工具,本來是室內裝修剔角用的磨機。玉雕借用在製作大型玉器的出坯切塊階段。

電磨機和角磨機在使用時都必須注意碰水潮濕漏電的問題。一是注意對通風口適當遮擋,不讓水進入機器內部;二是工作人員要戴上絕緣手套,以防觸電事故。

二、玉雕的主要工具

工具是手工藝製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玉雕工藝品來說,更是如此,因為玉石雕刻的工具,也像玉雕行業一樣,十分特殊,叫做特種工藝。行內有句老話叫“三分手藝七分工具”,可見工具的製作和修理是何等重要。由於玉石有非常堅硬的特性,使它的製作方法不同於一般的雕、刻、鑿,而是非同尋常的琢與磨。雖然琢有切開之意,但還是以磨的方式,達到切開之效果。“玉不琢,不成器”就是說玉器製作的特殊性和玉雕工具的與眾不同。

(一)傳統的玉雕工具

傳統的玉雕工具種類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切割類、軋磨類、擦磨類、鑽孔類、拋光類等。

1.切割類

鐵鉈是一種傳統的玉石開料工具,是用不同厚度的鐵皮(板)製成的不同規格的圓形鉈具。鐵鉈的優點是製作方便,價格低廉,使用費用極低。與金剛粉壓製的鉈片對比,其價格低廉,某些方麵,也還具備一定的優勢。比如,同樣大小的鍘鉈,鐵製鍘鉈的開料鉈口要遠遠小於金剛粉鍘鉈,這對充分利用玉石原料、節約用料,肯定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小型的鉈片,可以用很薄的鐵皮製成,對於製作高檔玉料來說,仍具有一定的優勢。

①鍘鉈 鍘鉈是圓形片狀的鐵製工具,通過位於中心的圓孔來和開料機相接。鍘鉈的工作原理是鉈片轉動時不斷地帶動隨時續入的金剛砂漿,靠金剛砂的磨削作用來切割玉石原料。鍘鉈在玉器製作中主要是用來開料和出坯使用的。

直徑30cm以上的鍘鉈,製作起來也需要一定的技術。首先是在選定的鐵皮上找圓心、劃圓、剪裁、錘平,然後是在中心部位敲打出直徑8~10cm的鼓子,鼓子是平底斜邊,高度4~6mm,中間為孔。接著是給鉈片上勁,也就是通過鼓子的支撐力,將鼓子周圍由近及遠均勻錘打,邊沿部分少敲打,使鉈子內撐外緊,保持一定的張力,這就使鉈口一直繃緊撐圓,保持工作時能切細拉直。

鍘鉈的規格很多,用途也有區別,根據不同工作的需要選用不同的鍘鉈。

鉈麵平整,鉈口保持在正圓的軌跡上運轉。如果鉈口不圓,必須用刮刀將其刮圓,然後才能使用。

②鏨鉈 鏨鉈也是鐵製圓形片狀工具,其直徑一般小於120mm。其功能是以切割為主,但因其小巧靈活,可以作多種角度的切割,亦可作貼、靠等磨削,是繼出坯之後,進一步製作玉器的主要工具。

鏨鉈的製作要比鍘鉈簡單得多。取薄鐵片,剪成直徑小於120mm的圓形,將中心衝出一個小方孔。錘平後,鉚在軸頭的鐵梃上,要求鉈麵與梃杆垂直。調整的方法是,將其安在磨玉機上,在旋轉中用小錘敲擊鉚接點,可使鉈口逐漸平直;然後用鋼銼或砂輪片將鉈口磨成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