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席裏柯第一次在沙龍展出《輕騎兵軍官的衝鋒》,獲得意外的成功。兩年後,當路易十八波旁王朝複辟時,他參加了貴族近衛騎兵隊,期間又畫了著名的《受傷的胸甲騎兵》。有趣的是,席裏柯對馬一往情深,自幼就十分崇拜馴馬演員,畫馬的作品也有上千幅。然而,在他33歲時,卻因從馬上墜下受傷而死。
梅杜薩沉船事件
雖然席裏柯一生短暫,卻留下了最重要的作品,這就是世界名畫《梅杜薩之筏》。畫作取自“梅杜薩沉船事件”。
“梅杜薩號”是一艘長50米的三桅戰艦,航行平穩安全,航速又快,拿破侖曾想搭乘這艘艦船逃到美洲去。1816年7月,“梅杜薩號”滿載著400多名乘客、船員,其中有王室高級官員,一同開往非洲的塞內加爾。然而,在途經西非海岸布朗海峽時不幸擱淺,經過兩天混亂而無效的努力後,人們隻好棄船而逃。船長原是一個逃亡貴族,對航海一竅不通,當這艘船遇險時,他和一批官員乘救生船逃命,剩下150多名船員和乘客。為了活下去,他們臨時搭造了一隻木筏,在大海中任意漂浮。受盡饑渴的煎熬,半個月後他們遇到一隻海船得救了,而筏上隻有15名幸存者。
《梅杜薩之筏》問世
這起海難事件讓法國人異常憤慨,而船上的兩名幸存者,不顧當局的禁令,對這次沉船事件做了詳細記錄。正好在1817年,席裏柯從意大利回到法國巴黎,聽到人們紛紛議論梅杜薩沉船事件,這讓席裏柯找到了題材。
為了增加畫麵的真實性,席裏柯不僅閱讀了記述這一事件的文字,還親自訪問了其中幾位幸存者,請他們作指導,自己做了一隻相似的木筏,在海上漂泊,獲取對環境的體驗。不僅如此,他還專程到醫院裏觀看垂死病人的神態,將解剖的屍體浸入水裏察看顏色。經過一年多的工夫,這幅作品才得以完成。1819年,《梅杜薩之筏》在法國沙龍展出,引起巨大轟動,揭開了法國浪漫主義美術的序幕。誰想,路易十八也拄著手杖來到展廳,在這幅巨幅油畫前佇立了良久,並轉身對席裏柯說:“席裏柯先生,船舶失事不會像你們藝術家所描繪的那樣可怕吧……”
尋找“梅杜薩”號
《梅杜薩之筏》創作於1819年,高494厘米,寬716厘米,現藏於巴黎盧浮宮。作者最初把這幅作品取名為“遇難圖”,後來以“梅杜薩之筏”盛名於世。1980年的冬天,也就是在沉船事件發生160年後,法國三艘機帆船帶著精密的探測儀,來到“梅杜薩”號失事海域,打撈出一些殘骸,其中有老式的鐵錨、鉛製成的甲板泄水孔,還有不少磚塊。
世界上最年輕的畫家
有人說,如果沒有畢加索,整個現代藝術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1881年l0月25日,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南部一個叫馬拉加的地方。剛生下來時,接生婆以為他是個死胎,差點把他扔掉。幸虧他的叔叔是位高明的醫生,深深地吸了一口雪茄煙,對準嬰兒的小鼻孔吹了進去,嬰兒的手腳才蹬動起來,哇的一聲發出了“像公牛一樣的怒吼”。
畢加索的父親是位美術教師。畢加索三歲時,有一次他哭著要大人給他一樣東西,在大人們還聽不懂他的意思時,他抓了父親的鉛筆,在紙上畫了個螺旋形的東西。父親開始還不知道兒子的意圖,慢慢地發現兒子有繪畫的天賦。
畫了兩隻眼睛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有意思的是,在他創立的立體主義作品中,側麵的人像幾乎都畫上了兩隻眼睛。事實上,這並不是畢加索故意畫蛇添足,而是他運用大塊的色調與變形的手法,在畫麵中給人們展示了一種幽深神秘的立體空間。
這跟畢加索非凡的繪畫天賦分不開。雖然他小時候對於畫畫顯示出天分,但是在學習上卻是個白癡。每次考試,即使讓他作弊,還是不及格。9歲時,畢加索畫出了鬥牛的第一幅油畫,未滿14歲就開了個人畫展。15歲時他進入巴塞羅那學校,一年後轉入馬德裏聖爾· 南多美術學院,正式開始了藝術生涯。
世界上最年輕的畫家
畢加索一生創作無數,涉及繪畫、版畫、雕塑、陶瓷等許多方麵。他死的時候已經是91歲高齡了。也許你會納悶,為什麼稱他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畫家”呢?這是因為在90歲高齡時,他仍然拿起顏料和畫筆開始畫一幅新畫,對世界上的事物好像還是第一次看到一樣。
此外,大多數畫家在創造了一種適合於自己的繪畫風格後,就不再改變了,尤其是當他們的作品受到人們的欣賞時更是這樣。隨著藝術家的年歲增長,他們的繪畫雖然也在變,可是變化不會很大了。而畢加索卻像一位終生沒有找到他的特殊藝術風格的畫家,千方百計尋找完美的手法來表達他那不平靜的心靈。他一生始終抱著對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輕時一樣。
嗜畫如命的人
凡· 高是有世界影響的繪畫大師,可跟畢加索比起來,他是生前寒磣死後才顯赫起來。而畢加索活著的時候就擁有了幾乎所有的幸福,有巨額的財富和數不清的女人。不過,這些並沒有讓畢加索感到滿足和快樂,直到晚年,他仍然充滿了絕望與憤怒,仍然飽受憎恨的煎熬。對於畢加索的一生,最恰當的描述或許就是:“他誰都不愛,除了自己和繪畫。”
在畢加索的畫中,人們還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的愛憎。他反對戰爭,希望和平安寧。1937年4月,為抗議希特勒轟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爾尼卡,他畫了著名的大型壁畫《格爾尼卡》。為抗議美國入侵朝鮮,1952年他又創作了壁畫《戰爭》、《和平》。至於他的《和平鴿》,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一幅畫1.04億美金
畢加索一生勤奮刻苦,他給自己定下的原則是“畫,再畫”。他走到哪裏就畫到哪裏,到朋友家做客,有時竟畫得滿牆都是。直到逝世的當天,還作畫到淩晨3點鍾。由於他的勤奮,畢加索成了一位多產畫家。在2004年5月5日倫敦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他的一幅《手拿煙鬥的男孩》以1.04億美金的天價創造了世界名畫拍賣史的最高紀錄。這幅畫是畢加索1905年創作的,是他一生中很有代表性、也很經典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