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第4師團在第師團和獨立混成第0旅團接應下,突出中國軍隊包圍圈,按師團司令部、行李、獨立山炮隊、傷員運輸隊、野戰醫院、後衛部隊的行軍序列,向土地王廟方向東進,殘兵敗將極其狼狽。羅卓英為徹底殲滅逃敵,於午夜下達總攻擊命令:各部於8日午,以官橋街、南茶羅為目標,猛烈攻擊,徹度殲滅殘敵。

8日子時,王克俊師經楊公圩向官橋挺進,適遇第4師團東退大隊,王師當即據楊公圩南北高地亙磨子嶺之線阻擊,鏖戰竟日,將敵遏阻於暇蟆碑、虎形嶺一線,自高安來接應的獨混第0旅團一部亦被阻擊於龍圖圩附近。擔任正麵攻擊任務的廖齡奇師於是日追至長嶺亙蠻眉高地之線,咬住第4師團後衛,發生激烈戰鬥。午間李霞師一部趕到,於上羅象、山源李、方頭腦一線展開,襲撫敵右側背;餘程萬師一部亦進抵龍形山,迂回官橋街南,殘敵乃退據市內頑抗,經廖師猛攻,麵市內與敵格鬥至酉時,全殲守敵600餘人。同日,羅卓英於申時對外圍各軍亦下達南北夾擊,迅速解決楊公圩、龍圖圩附近殘敵後,即行勇猛追擊命令。

9日午,薛嶽飭劉多荃督率王鐵漢、王克俊、陳良基三師為右追擊軍,沿湘贛公路經高安、大城追擊敵荒木支隊;李覺率張言偉、唐伯寅、宋英仲三師為左追擊軍,沿伍橋河奉新大道迫擊第師團。是時獨混第0旅團000餘人正固守龍圖圩、楊公圩一帶襲擊我軍,日軍飛機前來轟炸,以掩護第4師團潰逃。王鐵漢、王克俊兩師攻之於東,張言傳、唐伯寅兩師壓迫於西,敵傷亡慘重。0日午,遂放棄該兩據點分股向東北潰去,其一股600餘人逃至村前街附近,正陷入張言傳師主力陣地,當予迎頭痛擊,大部就殲。至此,外圍殘敵基本肅清,劉、李兩路追擊軍遂遵薛嶽電令追擊前進。

1日子時,陳洪時挺進第縱隊收複高安,王鐵漢師收複祥符觀;是日晨張言傳、宋英仲兩師克複奉新;未時王鐵漢師又克夏西山、萬春宮;日各軍分途追擊至大城及幹州街附近,由於日軍已龜縮進原陣地憑險固守,羅遂下令停戰鬥。

戰果

這一戰役,重慶國民黨軍統帥部公布的戰果為:斃傷日軍少將步兵旅團長岩永、大佐聯隊長浜田以下15萬餘人,軍馬800餘匹,各種火炮10門,步槍千餘支,粉碎日軍吹噓的“攻必克”狂言,國民黨軍為抗日戰史中難能者。日軍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1975年編著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一書字裏行間透露了大賀茂此次冒險的狼狽相:“8日淩晨時,負責野戰醫院警衛的炮兵第八中隊,終於在土地廟村西端遭到優勢的重慶軍攻擊,致使該中隊在處理了火炮後,全體壯烈陣亡。”櫻井師團掩護大賀退卻,並遭到中國軍隊的痛擊:“8日渡過泗溪進入東岸,翌9日雖開始向後撤,但出發不久遭到據守盡,處於不能射擊的狀態。以後接到了空投彈藥,經過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重重苦難,於4月日,返回了原駐地。”

意義

上高會戰,是國民黨軍唯一一次在人數不及日軍(由於吃空餉、部分編製不存,國軍總共隻有約40000人,日軍也隻有70000餘人)的情況下取得勝利!

上高會戰的勝利,得益於中國軍官良好的戰鬥素質和正確的戰鬥指揮,來源於全體官兵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體現了中國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的民族氣節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這次戰役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的抗日鬥誌!炎黃子孫奮勇抵禦外侮的這段光輝業績必將彪炳史冊,百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