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章 較量(1 / 3)

特別是多爾裏科夫關於騰格裏科特油田,還會有大量原油儲備的觀點,安逸雖然表麵上沒有什麼表示,內心裏麵卻是相當地佩服。

沒錯兒,這個騰格裏科特油田絕對還有大量的原油儲備沒有被發現,這一點安逸有著絕對的把握,這都是記憶當中的信息給了他的信心。

說到這裏,也是要說當初安逸決定收購關於資源類企業,彼得給提供名單當中推薦並不是這個騰格裏科特油田,而是另一家境況更好,價格卻因為占地麵積的問題而更低的油田。

安逸原本也是決定買下那家油田的,可是後卻又看到這個騰格裏科特油田,頓時就改變了主意,指示彼得和魯夫把這個油田給買下來。

當時彼得包括魯夫都十分的不解,就和剛才的多爾裏科夫所提到的專家意見一樣,都認為這個油田已經沒有多在的潛力了,根本不值得購買。

要知道這些專家的意見其實很有根據的,認為騰格裏科特油田緊鄰著秋明油田。因為地殼內部走向和形狀的原因,就算是有原油也會向秋明油田集中。至於留下的那些原油豐富的油田也基本上開采完畢了,這個騰格裏科特油田完全可以放棄。

於是這些專家的意見也被當時的羅斯國高層所認可,這個騰格裏科特油田基本上就被放棄了。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安逸卻還要買下來,彼得和魯夫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安逸對此卻是沒有解釋什麼,也不可能直接告訴魯夫和彼得,這個騰格裏科特油田還有大量的原油儲藏著,最少儲量也在三百億噸,可采儲量也在五十億噸。隻不過還需要進行相應的勘測與開采罷了。

就在安逸的記憶當中有這麼一個信息,還是當年在上網的時候隨意瀏覽到的,上麵就有騰格裏科特油田發現超大儲量原油的消息。

當時安逸還有些感慨羅斯國的確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一個廢棄的油田的居然還能夠找到如此超大儲量的原油儲藏。

當然那個消息也隻是一個通報類似的報道,並沒有具體的位置等等詳細的信息,而且安逸也隻是隨意的瀏覽,也沒有細看,隻是記下了這個騰格裏科特油田的名字。

正是因為知道這個信息,所以就在安逸看到彼得所提供的那份收購名單當中有騰格裏科特油田的名字時候,立刻就決定要買下來。那怕是魯夫和彼得不認同也是一樣。這可是一個三百億噸的超大油田,卻隻是花費二十來億的盧布就能夠買下來,這樣再不出手的話,安逸都覺得自己是白白重生這麼一回。

三百億噸的儲量,可采儲量為五十億噸的油田啊,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安逸重生的那一年,華夏才剛剛年進口石油突破二億噸。

也就是說依照目前的科技水平,那怕是到二十年後,隻是可采儲量就抵得上全華夏進口石油二十多年的。

而且隻要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還能夠繼續開采石油,三百億噸的儲量,安逸一輩子恐怕都開采不完。

再來算算價格吧,經過能源危機和幾次石油價格的調整之後,每噸石油差不多會在五百美元左右,如果折合成人民幣,那怕就是在後來人民幣逐漸升值之後,也得在三千元左右。

也就是說隻算可采儲量的話,這個騰格裏科特油田蘊藏著的石油就能夠給安逸帶來無以計數的財富,根本都算不清楚會有多少錢了。

既然是這樣,那麼現在油田已經收購到手,安逸就不可能再讓其他人搞破壞。無論使用任何的手段,也要保證這個騰格裏科特油田歸屬於他,這是絕對不會改變的原則。

要知道關於這塊油田,安逸甚至都已經想好手續的發展工作,那就是建設由羅斯國遠東地區通往華夏的石油管道。

相信隻要管道建成了,那麼安逸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享用取之不盡的財富。也可以幫助華夏得到充足的能源供應,再也不用象前世那樣,華夏會因為石油進口的問題,被某些國家卡住脖子。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安逸當然最想的就是能夠盡快讓騰格裏科特油田勘測出蘊藏石油的地方,所以就在收購成功之後,立刻投入資金進行這方麵的工作。

並且這次來到青年團結城,除去見一見負責石油方麵工作的多爾裏科夫之外,也是想著能夠和青年團結城的市長托切科夫達成一致,讓他盡全力支持騰格裏科特油田。

原本在安逸想來,這個青年團結城是依靠油田才形成的,這方麵的工作應該不難做才是。可現實的情況卻是如此的複雜,卻是有些出乎意料,這也讓安逸有些傷腦筋。

可是無論如何,安逸都不會答應任何人來破壞他的計劃的,也會讓任何人來染指他的財富,那怕是這個托切科夫在青年團結城勢力再強大也是一樣。

接下來安逸又和多爾裏科夫商量一番關於油田勘測以及開采工作的事情,對於這些安逸完全就是門外漢,那怕是之前看過一次資料也隻是能夠有一點粗淺的了解而已,和多爾裏科夫這樣的專業人士根本沒得比。

不過安逸的特點就是信服專家的意見,隻要是正確的那就會絕對支持。至於如何判斷這一點,其他的安逸並不清楚,還需要多參考其他專家的意見才行。

可是多爾裏科夫所說的騰格裏科特油田還會有大量石油蘊藏著這一點,安逸是無比的同意,絕對的支持。

並且當場就同意多爾裏科夫的意見,在以前已經追加投資近五個億盧布的基礎上,再次追加投入二億盧布,專門用來進行石油勘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