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建設(3 / 3)

依照市裏最新的城市建設規劃,沿街的樓房不得低於六層,這也為了城市美觀的需要。當然這個建議其實也是安逸提出來的,蕭光宇一聽也覺得很有見地,自然就采納了。

至於安逸手裏的房地產建設項目,直接就是在沿街的地方建設三座二十層高的大廈,並且在三座大廈後麵的地塊上麵,還有二十棟的六層住宅樓。

這些住宅樓除去給那些還建的居民居住之外,其他的全部做為商業房地產項目出售,預計收益差不多在二個億左右。

這不算那三棟二十層樓大廈的收益,怎麼說這個項目就是絕對賺大錢的。唯一缺陷的地方就是房地產項目占用資金大,回收周期長,不過安逸完全能夠支撐下來,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安逸開著車去黃村,出來臨前市區去南閣鎮。前麵不遠的地方,就是一個公路收費站。

這當然就是齊國棟和羅剛他們投資南閣鎮公路所設立的收費站。一整排八個收費亭,全部用醒目的紅黃色標示出來,外表整潔幹淨,工作人員也都是穿著統一的製服,一看就顯得十分的正規。

安逸降下一點車速經過收費亭,隨即道路前麵的擋路杆就升了起來,讓他通過。他的桑塔納前風擋玻璃上麵就有交費憑證,公司裏麵的車輛都是按季度交納。如果是其他人過這個收費站,每輛車次需要交納五元錢。

安逸也打聽過,現在每天就有近四千輛汽車經過這個收費站,也就是每天都有差不多有兩萬元收益。

這些錢其實並不多,除去員工的工資和養護公路的費用,剩下的每年最多一百萬元的收益,完全收回成本的話需要二十年左右。

隻不過齊國棟和羅剛是做生意的老手,自然不會隻看眼前的利益。他們也看得比較長遠,也更相信安逸的話。隨著臨前經濟的發展和南閣鎮開發區的興旺發達,這條路就是一個聚寶盆,早晚會讓他們賺個盆滿缽滿的。

安逸開著車通過收費亭,眼前就是一亮,一條筆直通暢的大道出現在他的眼前。

這條公路路況平整,整個路麵也十分的幹淨整潔,各種標識燈光設備齊全。雙向的八車道公路,中間用綠化隔離帶分隔開來,除去道路兩邊沒有全封閉之外,整體道路都和高速公路差不多了。

這條道路修建得很好,不過安逸卻也知道,齊國棟和羅剛也是取巧了,當時訂下的雙向十車道的公路,可是現在卻是雙向八車道,不過就多了兩側的非機動車道而已。

當然齊國棟和羅剛也有解釋,反正現在車輛並不密集,等到真的道路吃緊的時候,完全可以把兩側的非機動車道改成機動車道,算起來還是雙向十車道。

這樣說的話,也算是有道理,安逸也就沒有和他們計較。反正這條道路目前也足夠使用了,並不需要真的就要求雙向十車道不可。

相信隨著南閣鎮開發區的快速發展,早晚齊國棟他們也得把這條道路修建成十車道,安逸對於這一點還是十分的有信心的。

現在這條道路上麵的來回車輛已經就是日漸增多,而且多是一些來往運貨的卡車,轟轟隆隆地來回運輸著開發區裏麵各個工廠企業的產品,運送到臨前的各個商品市場,然後再流通到全國。

道路的路況特別地好,花費的時間也就短得多,隻過了四十分鍾左右,安逸已經來到黃村工業園區。

黃村這邊的道路也修建得很好,雙向四車道的柏油馬路,嶄新筆直路況特別地好,完全可以媲美國家級別的正規公路。

安逸的表舅黃興也很有意思,這些日子他所帶頭的工貿集團,已經在安逸的陶瓷廠得到不少的分紅,可是他卻沒有直接分紅給村民,反而全部都拿出來用來修路。

黃興還強調一定要記住安逸的話——要想富先修路,隻有把村子的基礎設施搞好了,才能夠讓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流通出去,工廠生意紅火了,黃村得到的分紅也才會更多。

安逸也不得不佩服黃興如此樸素的理論,不過他說得也真對,隨著安逸在黃村工廠的日漸紅火,也帶動不少周邊企業開始到黃村工業園落戶,為安逸的工廠生產一些配套產品。

於是黃村工業園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現在幾乎都要占據整個黃村,村子裏麵的年輕村民,已經全部都到工廠上班,得到的收入要比單純的種地多得多。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安逸心裏想著這些事情,這時遠遠地已經能夠看到一大片,幾乎算是無邊無際的廠房矗立在地平線上。

這些車間廠房,排列得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顯得無比的規整和美觀,而廠房頂部的藍色屋頂,也在太陽的照射之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華。

這些就都是安逸旗下的工廠,除去原先的三家廠子之外,又新搬遷進入的井田集團的農業和綠化機械以及小型通用汽油機的工廠,還有就是管業製造工廠。

這兩大工廠的占地麵積都不小,需要大量的工廠用地,於是安逸就又向開發區申請了四千畝的土地。

現在整個工業園區麵積差不多達到一萬畝,幾乎全部都被工廠的廠房所占據。

而全部工業園區裏麵的工人都有近二萬人,再加上他們的家屬,足足有近七八萬正在為安逸的工業帝國每天辛勤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