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搬遷工作估計需要至少四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安逸就讓錢豐負責此次的搬遷工作。
而且安逸還給了他一個承諾,隻要搬遷工作順利完成,盡快在臨前形成生產能力,那麼他就會成為新的管業公司經理。
對於錢豐來說,這可真是一個巨大的激勵。原本離開日出國還有些沮喪,現在知道能夠回國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公司的經理,更比日出國當個銷售經理強上太多。
他也是看到隻要是在安逸公司裏麵當上經理的,無一不是俊傑人物,包括郭勇和李毅,現在都是國內知名的經理人。並且還享受著高額的工資以及年終分紅的收益,真正可謂是名利雙收。
到目前為止,安逸已經收購成功三家公司,花費了兩億四千萬美元。另外還有兩家公司還在談判之中。
其實NDC電子公司也就隻差最後一步,隻在價格上麵有些許的分歧。安逸為了節省時間,直接把收購價格提高到六千萬美元,如此收購成功就不成問題了。
最後的那個川木製造公司,困難最大,談判一直都處於膠著狀態,安逸提出的收購價格已經達到二億六千萬美元,很快就要達到三億美元的頂線。
對於這一點安逸倒是沒有多少在意,其實川木製造公司雖然收購的價格最高,本身卻沒有多大把握。安逸也知道談判的時間肯定短不了,並且麵臨的阻力也會相當地大,隻能是一個持久戰。
這件事情也真是急不得,不過安逸卻還是有著一定把握,隨著日出國這邊經濟形勢逐漸惡化,相信隻要持續談判下去,肯定會有好的結果。
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先把NDC電子公司的事情搞定,安逸為了能夠最快地拿到結果,又讓剛剛結束收購東京都娛樂公司的王楠去幫忙,再加上有高橋麗子在旁邊協助,談判的力量大大地加強,很快談判工作就出現突破。
其實這也是事有湊巧,NDC電子公司的所有人正巧和高橋電器有過合作,互相之間關係還很好,特別是高橋麗子很得這個公司所有人的喜愛。
當時高橋麗子代表樂達分公司出現在談判現場,頓時就讓整個談判氣氛為之一變,雙方順利地達成轉讓協議,最終的收購價格是六千萬美元,完全在安逸認可的範圍之內。
轉讓協議的條件規定得比較細,比如說NDC電子研究所的員工不能被解雇,研究所不會被搬遷到其他國家,這主要是防備安逸會把研究所整體搬遷回國內,另外還必須得符合日出國科技委員會關於技術專利管理方麵的要求。
對於以上的協議內容,安逸根本考慮都沒多做考慮就答應下來。
原本他也沒有打算對這個電子研究所的員工做多少調整,反而希望研究所裏麵的員工能夠全部都留下來,畢竟這些都是有經驗的研究人員,本身就都是人才。
至於搬遷研究所的事情,安逸更是沒有考慮過,日出國這邊研究氛圍和各種科研條件比國內要好,更容易接觸到國際先進的科技成果。
最關鍵的就是,安逸本身就打算讓這個研究所成為一個培訓基地,今後將會在固定的時間由國內派遣人員過來進行研究學習,培養更多的電子研究人才。
也不僅僅如此,安逸今後還打算在美利國也要成立同樣的電子研究所。畢竟美利國的矽穀可是世界知名,裏麵有無數電子科技和互聯網等高新科技人才。
可以說任何一家有雄心壯誌的電子公司,都會在矽穀尋找發展的機會和進行科技方麵的研究,安逸自然也不會例外。
這個工作準備交給克裏斯蒂娜來做,當然現在安逸事情太多,還顧不上這些,而且還得看克裏斯蒂娜具體工作起來的水平如何。
不過也已經算是列入安逸的工作時間表上麵。反正隻要機會合適,就會在矽穀成立樂達電子自己的研究機構。
最後一項就是關於日出國科技委員會的管理,這當然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既然在這個國家做生意,就得遵循這個國家的現行法律。並且還因為是華夏公司的原因,還得接受許多附加的限製條件。
其實安逸最擔心的就是關於這個科技委員會的管理,別的不說,NDC電子公司許多項專利如果得不到這個委員會的同意,就沒有辦法拿回到國內進行使用,這樣的話就會麻煩許多。
當然這裏麵有些規定就是針對華夏設立的,屬於技術封鎖的範疇。當然也不是沒有辦法進行突破,隻是強行突破的話,對樂達電子今後的發展不利,以後恐怕就沒有辦法把產品在國際上銷售了。
另外也對NDC電子研究所不利,最嚴重的後果就是關閉研究所,這是安逸不可能樂意看到的。
另外的辦法當然也有,那就是安逸就在日出國開辦電子廠,生產研究所的電子產品,然後再出口回國內,這又他的初衷不符。
思來想去,安逸考慮著如果真是無法通過科技委員會的管理審核,那就隻能先在明珠港開辦電子廠,然後再想辦法慢慢把技術轉移回國內。
安逸所想的這個辦法是最容易實現,也是最順利的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