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運動係統(二)(3 / 3)

【知識點】肩關節周圍炎的治療:以功能鍛煉為主,痛點局限時,可局部注射醋酸強的鬆龍,疼痛持續、夜間難以入眠時,可短期服用非甾體抗。

炎藥,並加以適量口服肌鬆弛劑。

【知識點】狹窄性腱鞘炎最常見的是手與腕部狹窄性腱鞘炎,在手指常發生屈肌腱鞘炎,即彈響指或扳機指;拇指為拇長屈肌腱鞘炎,即彈響拇;在腕部為拇長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炎,即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知識點】狹窄性腱鞘炎的治療:局部製動和腱鞘內注射醋酸潑尼鬆龍常有很好療效;也可考慮行狹窄的腱鞘切除術。

【知識點】頸椎病的分型和臨床表現分型臨床表現神經根型頸椎病短期內加重頸肩痛,並向上肢放射患側頸部肌痙攣,頭偏向患側,且肩部上聳上肢牽拉試驗(EAReN試驗)陽性,壓頭試驗(SpuR1INg試驗)陽性X線片顯示頸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間隙變窄,椎體前、後緣骨質增生,鉤椎關節、關節突關節增生及椎間孔狹窄等退行性改變征象CT或MRI可見椎間盤突出、椎管及神經根管狹窄及脊神經受壓情況脊椎型頸椎病頸痛不明顯,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穩為最先出現的症狀病情加重發生自下而上的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X線平片表現與神經根性相似脊髓造影、CT、MRI可顯示脊髓受壓情況腦脊液動力學測定、核醫學檢查及生化分析可反應椎管通暢程度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交感神經興奮症狀:頭痛或偏頭痛,頭暈尤其在頭轉動時加重交感神經抑製症狀:頭昏,眼花,流淚,鼻塞,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及胃腸脹氣等X線、CT、MRI等檢查結果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相似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為本型的主要症狀,可表現為旋轉性、浮動性或搖晃性眩暈頭痛:枕部、頂枕部痛,也可放射到顳部。多為發作性脹痛視覺障礙:為突發性弱視或失明、複視,短期內自動恢複猝倒:多在頭部突然旋轉或屈伸時發生其他:還可有不同程度運動及感覺障礙,以及精神症狀。

【知識點】頸椎病非手術治療:頜枕帶牽引;頸托和圍領;推拿按摩;理療;自我保健療法;藥物治療。

【知識點】頸椎病手術治療:前路及前外側手術;後路手術。

【知識點】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表現腰痛:有時亦影響到臀部。

坐骨神經痛:即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早期為痛覺過敏,病情較重者出現感覺遲鈍或麻木。

馬尾神經受壓:可出現大、小便障礙,鞍區感覺異常。

腰椎側突:具有輔助診斷價值。當髓核突出在神經根外側時,上身向健側彎曲,腰椎凸向患側可鬆弛受壓的神經根;當突出髓核在神經根內側時,上身向患側彎曲,腰椎凸向健側可緩解疼痛。如神經根與脫出的髓核已有粘連,則無論腰椎凸向何側均不能緩解疼痛。

腰部活動受限:以前屈受限最明顯。

壓痛及骶棘肌痙攣:病變間隙的棘突間有壓痛,其旁側1Cm處壓之有沿坐骨神經的放射痛。

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

神經係統表現:感覺異常;肌力下降;反射異常。

【鏈接】患者仰臥,伸膝,被動抬高患肢。如抬高在60°以內即出現坐骨神經痛,稱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在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時,緩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這時再被動背屈患肢關節以牽拉坐骨神經,如又出現放射痛稱為加強試驗陽性。

【知識點】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根據病史、症狀、體征及X線平片上相應神經節段有椎間盤退行性表現者即可作出初步診斷。結合X線造影、CT、MRI等方法,能準確地作出病變間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經受壓情況及主要引起症狀部位的診斷。如僅有CT、MRI表現而無臨床表現,不應診斷本病。

【知識點】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非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X線檢查無椎管狹窄。

【知識點】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非手術治療絕對臥床休息。

持續牽引。

理療和推拿。

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

髓核化學溶解法。

【知識點】腰椎間盤突出症經皮髓核切吸術的適應證:膨出或輕度突出型的患者,且不合並側隱窩狹窄者。

【知識點】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髓核摘除術。

非化膿性關節炎

【知識點】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臨床表現雙側骶髂關節及下腰部疼痛,向臀部和大腿放射。

腰部僵硬不能久坐。

活動時加劇,休息後緩解。

骶髂關節處有深壓痛及夜間痛發生。

晨僵,起床活動後可略有緩解。

呈蜷曲體位。

【知識點】強直性脊柱炎的晚期臨床表現軀幹和髖關節屈曲。

駝背畸形。

視野僅限於足下,不能平視。

腰椎後凸,骨性強直而頭部前伸。

側視時必須轉動全身。

呈搖擺步態。

【知識點】強直性脊柱炎的X線表現骶髂關節間隙初期假性增寬,關節邊緣呈鋸齒狀,軟骨下鬆質骨有硬化致密改變。

關節麵漸趨模糊,間隙逐漸變窄,直至雙側骶髂關節完全融合為止。

椎體間的纖維環、前、後縱韌帶發生骨化,形成典型的“竹節”樣脊柱。

【知識點】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表現疼痛與壓痛。

關節腫脹。

晨僵。

關節畸形:梭形腫脹;天鵝頸樣畸形;紐孔花畸形;尺側偏斜;功能活動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