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有話好好說”(1 / 1)

有人說過:女人可以不漂亮、可以不聰慧、可以不能幹,但是女人不能不會有話“好”說。俗話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女人有話不妨“好好”說,不要做個太老實的女人,想怎麼說就真沒說。

女人從體質上來說是相對的弱者,和男人比起來再強的女人在他們麵前都不過是繡花枕頭。所以在這個社會上,女人想要更好地生存,除了要靠能力,還要學會靠口才。好口才的女人有人幫、有人疼、有人愛,口才壞的女人不僅得不到這些,還可能會遭人煩、遭人厭、遭人棄,這就是差別。

古時候,衛國有一戶人家娶媳婦,發現自己家隻有一匹馬,就向鄰居借了兩匹馬。馬匹備齊了之後婆家人就駕著三匹馬拉的車,熱熱鬧鬧地去迎接新娘子。

到了新娘家,迎親的人很快就把新娘子攙上了馬車,告別了新媳婦的娘家人,一行人就開始趕著馬車往回走。

剛走沒多遠,坐在車上的新娘子就問駕車的人說:“這拉車的三匹馬都是誰家的?”駕車的仆人忙回答說:“中間的是你婆家的,兩邊的是鄰居家的。”於是,新娘趕忙接著說道:“要是車子走得慢,你可千萬不要打中間的馬,要打就打兩邊的馬。”聽了新娘的話駕車人心裏偷笑道:“大喜的日子她倒是挺有閑心呢,還關心婆家的馬。”

之後,迎親的隊伍繼續前進,不一會就到了新郎家。提前選好的伴娘趕緊上前扶新娘下車,在新媳婦下車的時候,新娘子趁機對伴娘吩咐說:“平時在家是你做飯吧,每次做完飯要記住把灶膛裏的火熄掉,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火災的。”伴娘聽新娘子這麼說隻覺得好笑:“結婚跟我平時燒火有關係嗎?真是個多嘴的媳婦。”

新媳婦下車後由伴娘攙著往婆家走,到家門口時,新媳婦看見婆家堂前放著一個石臼,於是就停下腳步對隨行的人說:“放個石臼在這兒會妨礙別人走路,快把它移到屋外的窗戶下麵去。”婆家人聽了這話都覺得這個新娘子不會說話,大喜的日子新媳婦過門,哪輪得到說這種話呢?於是對新媳婦就產生了厭煩心理。

看過這個故事,估計很多人都會為新娘子叫屈了,原本她是出於一片善意,時時處處為婆家、為他人著想,可沒有人理解她,沒有人喜歡聽她說的話。但是仔細想來她做得也有錯,錯就錯在她不會有話好好說。

和這位新娘子一樣,很多傳統女人總是心中有了怎樣的想法就順口說出來,想說什麼說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然而她們卻忘了考慮場合,忘了顧及聽話者的感受和反應,所以即使她們是出於一片善意結果還是好心辦了壞事。

那麼傳統型女人要怎樣有話“好”說才能贏得他人的喜愛呢?這就需要她們在平時說話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說話之前先看人

女人要學會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因為很多話,你覺得對別人來說很有用,很有好處,但是別人可能未必就想聽你說。古人有言:話不投機半句多。所以女人在開口之前,還是應該先觀察一下聽話對象再開口。

2.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

俗話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到什麼廟裏燒什麼香。”說話辦事也是一樣,隻有先確定好場合,再說同樣的話,才會有人願意聽你說的話,而且會覺得你的話說得恰到好處,否則,話說錯了場合還不如不說。

3.心直口快容易壞大事

不能否定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可以接受的說話方式也是有所不同。有的人性格直爽可以接受直接的建議,有的人則較為內向,更喜歡委婉的表達方式,這就要求我們在和不同的人說話的時候不要心直口快,心裏想什麼就說什麼,而是要思考一下什麼樣的話對方更容易接受。

4.話要講究怎麼說

同樣一句話,說得好可以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說得不好立即會惹怒他人,女人說話要講究方式,是點到為止,還是應該深入透徹地分析,都需要因時因地而異。

看過上述幾個要點,或許很多人都已經發現了,不會說話沒關係,隻要有意向會說話、會“好好”說話的人學習,女人的嘴也可以變得伶俐起來,也可以贏得眾人的喜愛。

◆女人有話好說的智慧:好馬好在腿上,好人好在嘴上。做個好女人,還要有張會好好說話的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