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他們的成功可以複製(4)(3 / 3)

最後,能力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近些年來,麵向職業經理人的各項評比也日益多樣化。除了以職業能力和影響力為主要考察對象外,職業經理人評比“娛樂化”的傾向也開始慢慢抬頭,甚至出現了類似“十大帥哥總裁評選”的評比。對職業經理人來說,能夠得到更高的關注度和廣泛的好評,不是因為曝光頻頻或由此帶來的明星效應,而是因為做出了別人做不到的成績。職業經理人承擔著企業股東的信托責任,首先需要考慮的應該是企業的業績而非個人的名氣。總體來看,受到企業青睞的總是那些業務能力出類拔萃而富有責任心的職業經理人。

可見,經營好職場品牌對身為“打工者”的職業經理人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就要及時糾正,否則是永遠不可能成為“打工皇帝”的。

你的工作要和老板的期望達成一致

作為一個打工者一定不能盲目地努力工作,這正是唐駿在每一次換老板之後都能獲得上司認可的訣竅。因為如果你隻知道努力工作,卻不知道老板的期望是什麼,那你和老板的目標不會達成一致,而你的成績也很難得到老板的認可。

唐駿在以10億身價“轉會”新華都後,就一直致力於為新華都創造更大的價值回報。因為唐駿知道,新華都老板之所以給他10億幹股,而不是期權,所期望的就是他能為新華都帶來遠遠高於10億元的價值,唐駿隻有做到了這一點,他的工作價值才能和老板的期望達成一致,否則,他就真的會如同媒體揣測的那樣:很快離開新華都。

為了達到陳發樹的期望,唐駿給自己定了兩個大目標來實現自我價值:第一是在未來3~5年內,使新華都集團擁有3~5家上市公司;第二是把新華都打造成中國十大著名公司,就像聯想、海爾一樣。這樣,唐駿給新華都創造的價值會就會在100億~200億元之間,也就可以滿足陳發樹的期望值了。

唐駿認為,作為一個打工者,不管你的工作如何努力,都不如滿足老板的期望更能“取悅”他。但很多打工者並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很少過問老板想要什麼,最後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所有付出。

這裏,我們不得不說,員工和老板的期望無法達成共識是非常危險的。比如,作為員工認為自己每天加班加點,付出了那麼多的努力,就應該得到加薪升職的獎勵,但是作為老板卻認為你還不夠成熟,在能力上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應該去努力改進。結果,員工會因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而感到老板沒有人情味、太黑心,而老板則認為員工隻想得到不想付出、能力不高、態度太差,雙方無法達成共識,由此產生的矛盾使得雙方無法更好地合作下去,甚至造成關係決裂。

李文在一家外企打工,她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如此3個月過去了,她的工資還是沒有什麼變化,她想自己付出了那麼多,每天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難道老板看不到嗎?

於是,李文看了一些職場指南,知道想“提醒”老板加薪,最好是去問問老板對自己的工作評價,以暗示老板。李文照做,老板表揚了她的工作態度,但又一轉折說其工作的效率不高,應該改進,言外之意是雖然你的工作態度不錯,但卻沒有因此幹多少活,還沒有到加薪的時候。

李文心裏覺得委屈,就賭氣地對老板說:“您要是覺得我這樣做還不夠好,那我辭職好了。”沒想到,老板當即表示:“那好吧,你明天去人事部門辦手續吧。”

李文回到家大哭一場。她很鬱悶: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可老板不加薪就不加薪吧,怎麼一點人情味都沒有呢……本來,李文的原意是:我工作很努力,希望得到老板的認可,最好能通過加薪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李文的老板則認為,李文的工作態度的確符合要求,但工作效率卻有待進一步提高,所以暫時還沒有達到加薪的要求。他們期望的都有道理,但結果卻發生了大家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李文失去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至於公司呢,還要重新再培訓一個熟練員工。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因為李文和老板的期望沒有達成一致。在職場上,員工永遠都想得到足夠“值得”甚至是超值的回報,而老板需要考慮的事情更多,不僅僅是員工做了多少工作,更多的是他做出的成績是否能令自己滿意。

這一切就像唐駿所說的,打工者的工作如果不能和老板的期望達成一致,那麼他所做的努力就完全沒有價值。所以,作為員工,不如換一個角度去體會老板的期望,同時也換一個角度看自己的付出,學著換位思考,和老板的期望達成一致,成為老板的最佳合作者,才能為你的職業生涯贏得更多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