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夥子為什麼能夠憑1萬歐元就買到了這個漂亮的房子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他表示,他將用心照顧一個孤獨的老人。而一個孤獨的老人需要的是更多的金錢嗎?其實,是他更希望獲得別人的照顧和關心。雖然有人願意出10萬歐元購買他的房子,但是老人最終在金錢和愛心之間選擇了後者。由此可見,關心別人,你也將獲得回報。
不必懷疑,因為人最關注的就是自己。所以,你要求人辦事就要關心別人。
有家餐廳,一群人坐著聊天,恰巧餐廳員工下班,有位服務員在推自行車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下,隻見經理快速地起身跑了過去,扶起那位服務員關切地問:“摔傷了嗎?要不要去醫院看看?”服務員回答說:“不用。”“你看腿都摔破皮了,去餐廳搽點藥,歇歇再走吧。”經理小心地扶著她回到餐廳,然後又去找藥,找到藥後,又親手替小姐擦上,還對她說如果不舒服,下午就不用來上班了,工資照發。那位服務員非常感激,連聲說:“不用,不用。”
這名經理就是一個非常善良也非常精明的人,他用自己的關心換來了服務員的感激,自己付出了些關心,換來的是對方更加盡職盡責地工作,可謂收獲頗豐。
對小事情的處理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公司上班大家相互見麵打個招呼,問一聲:“身體完全好了沒有?要不要再多休息幾天?”或者:“家裏的事解決了嗎?要不要幫忙?”這種問話,雖然簡短,卻能溫暖人心。即使有些極端自私的人表麵做出一些關切和問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打動人心。他們的感動都成為了你日後有求於他們的時候,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砝碼,所以一定不要吝嗇對他人的關心。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雖然心裏非常關懷別人,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但確實內熱外冷,每天看見別人總是板著一副麵皮,不愛打招呼,也不會對人噓寒問暖表示關心,結果他們常常是“好心沒有好報”,遭人誤解。
其實,試想一下,如果你和同事、熟人、朋友已經好久都沒有見麵了,但見了麵之後,他人仍然還像平時一樣,這樣怎麼不會讓你傷心呢。你心裏一定會有這種感覺:我這麼久沒來上班原來他們還不知道,我在他們眼裏太不重要了。既然你有這樣的感覺,別人也一樣。
所以,等下次你遇見許久沒見的朋友時,別忘了用驚訝、親熱的語氣表達你的問候。“好久沒見你了,幹什麼去了?”“好久沒見了,真有些想你。”簡單的幾句關心他人的話,就增加了彼此之間的感情,這也就意味著往自己的人脈儲蓄中又存入了一份人脈,以後辦事就容易了。
關心別人,意味著被他的興趣所吸引,為他的高興而高興,因他的擔憂而擔憂。一個人隻要對別人真心感興趣,他必將贏得真正的友情,必將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獲得毫不猶豫的幫助。
但關心需要長期投資,千萬不要好長時間不和人聯係,等到有求於人的時候,采取臨時抱佛腳,到那個時候,什麼都晚了。
就拿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說,如果你的一位10多年前的小學同學,與你住同一城市,彼此都知道對方的聯係方式。但是,在逢年過節或者你遭遇不順時,他從來就未對你問候過。
突然有一天,他主動打電話過來要你幫他一個忙,你會怎麼想呢?你多少還是會有那麼一點不太樂意去幫他吧。反過來,如果你與他或許有幾次的聯絡,在節日或你的生日時問候過你、在你痛苦的時候關心過你,這時他打電話過來尋求你的幫忙,你心裏就樂意多了吧。
道理很簡單,做起來也不難,關鍵還是要用心,用心積累感情,用心積累人脈,多關心他人,哪怕是一聲問候,都會給他人帶去好感,時間長了,你求他辦事也就很容易了。所以,在現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一定要抽出一分鍾的時間問候一下你周圍的人,關心一下他們。
激發他的同情心,增加成功辦事砝碼
當林肯總統還是一名律師在事務所工作的時候,他碰到了這樣一件案子。
一天,一位老婦人來到林肯所在的事務所,向他哭訴自己的不幸遭遇。原來,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獨立戰爭中為國捐軀,她每月靠領撫恤金來維持生活。前不久,撫恤金出納員勒索她,要她交一筆手續費才可以領取撫恤金,而這筆手續費是撫恤金的一半。
林肯聽到這件事情後非常氣憤,他決定要免費為這位老婦人打官司。
由於出納員是口頭勒索的,沒有留下任何憑據,所以這位出納員指責原告無中生有,形勢對林肯極為不利。
但是林肯在法庭上表現十分沉著、堅定,他眼含著淚花,在法庭上回顧了英帝國主義對殖民地人民的壓迫,愛國誌士如何奮起反抗,如何忍饑挨餓地在冰雪中戰鬥,為了美國的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曆史。
最後,他說:“現在,一切都成為過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經長眠於地下,可是他那衰老而又可憐的夫人,就在我們麵前,要求申訴。這位老婦人從前也是位美麗的少女,曾與自己的丈夫有過幸福的生活。但是,如今她已經失去了一切,變得貧困無靠。隻能依賴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撫恤金生活,然而,如今就是生活在烈士們爭取來的自由幸福生活中的某些人,還要勒索這位遺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撫恤金,有良心嗎?她無依無靠,不得不向我們請求保護時,試問,我們能熟視無睹嗎?”
法庭裏充滿了哭泣聲,法官的眼圈發紅,被告的良心也被喚醒,再也不矢口否認了。法庭最後通過了保護烈士遺孀不受勒索的判決。
沒有證據的官司很難打贏,然而林肯成功了。這應歸功於他的情緒感染駕馭了聽眾及被告的心理,激發了人們本性中具有的同情心、善良的一麵。
以情動人,凡事皆可辦成,麵對求情者的眼淚和哭訴,聽者就是鐵石心腸,也免不了會動心。
但是,這並不是說,凡求人辦事都要擺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流下幾滴眼淚。而是說,當我們在求人解決問題時,應該講究一些方法,方法之一就是調動聽者的同情心,讓聽者首先從感情上與你靠近,產生共鳴。這就為你問題的解決與事情的辦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人心都是肉長的,隻要你將受害的情況和你內心的痛苦如實地說出來,處理者是會動心的。
在普通的人際交往中,我們一定要記得:每個人都有同情心,它是人類天性中的一部分,是人性善良的根基。
也許它會在人們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經曆中,漸漸地躲到人的身後,藏進連自己都不會察覺到的心靈角落裏。有時它假裝睡著了,有時它潛入深水海底不願冒出頭來透口氣。但是它永遠不會消失,不會死去。
再冷漠的人,也有他的同情心;再狡詐的人、變態的人、唯利是圖的人、利欲熏心的人,也無一例外地有著同情心。不過是被掩蓋或者暫時被冷處理了。
我們要知道這點,善於把握這點,誘發他的同情心,觸動他的心靈薄弱點、敏感細膩區。
尼克鬆在參加競選時,《紐約時報》突然發表了尼克鬆在競選中秘密受賄的新聞,說得有鼻子有眼,對競選形勢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響。
於是尼克鬆被安排做一次半個小時的電台講話,以澄清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