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醫院不是講營業額的地方(2 / 2)

先安慰他,然後讓他第二天八點來做一些檢測,看看病情。隔天這個年輕人八點準時來了,吳醫師已經在那裏等他了。結果檢查出來,他並不是肝癌,是肝血管出了毛病。吳醫師告訴他隻要好好調養三個月,病情就應該會好轉。

三個月之後,這個病人接到了一通電話,是吳醫師親自打給他的。這個年輕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他說他這一輩子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好的醫師。諸位同學,當我們遇到每一個病患,都是給予他生命,讓他感受到“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好的醫師”,那我們將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他們會對“人之初,性本善”重拾信心。一年過去了,這個患者又接到了吳醫師的助理打過去的電話,也是在關心他。這兩通電話會不會讓醫院多賺一塊錢?不會。但是真正地愛護病人,一定會贏得所有人的支持、信任,這樣做事業才能做得長久。而現在短視近利了,為賺一點兒錢把醫德都損掉了,到頭來醫院一定會衰敗。

很多吳醫師看過的病人,都很熟悉他的標準動作。他看到病患首先把他的褲腳拉起來,先按按他的腳有沒有水腫。因為肝病比較嚴重的可能會有水腫現象。然後一邊詢問,一邊觀察,一邊又關心他的家庭狀況:家裏有多少人?家庭情況如何?跟他寒暄問暖。還會親手去摸他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發燒?他接觸的都是肝膽的病患,很多黃疸病人可能會傳染,但是他沒有去嫌棄病人,很自然地去摸摸他們的體溫。那些病患長期患病,都感覺到連親人都會嫌棄自己,都會有那種恐懼心,而這個醫師卻視自己如親人一般地關懷照顧,所以病人都感動得止不住淚水。吳醫師把情況檢查完以後,會很自然地把病人的被子蓋好,然後把病人的拖鞋放到他下床方便穿好的位置上。吳醫師那一份時時體恤病人的心,已經讓病人有了治愈的信心。

有一次軍方頒給吳醫師一個大獎,他請了他的老師來到現場,他的老師也是肝膽方麵的專家,九十多歲了。進場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穿軍服,隻有一個人穿著平常的衣服,就是他的老師。當主辦方介紹說“這一位老人家就是吳醫師的老師”時,全場響起一片掌聲。這個老人家很感動,他說了一句話:“我光榮啊!我有這樣的學生感到無限的光榮。”

我們的一生要讓很多的人得到利益,也要讓我們的父母、老師感受到養我們這樣的孩子、教我們這樣的學生相當有意義,覺得沒有白費。而這個吳醫師講了一句話:“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從醫者最根本的一定要有德行,要有恢弘的氣度,以及深遠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