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拿到一顆紅棗(1 / 1)

各個行業都有它依循的正道,依道而行才能夠把事業做得非常成功、非常圓滿,所以這個道太重要了。而各個行業的核心在哪兒?都是從一個仁愛的存心出發。所以《中庸》告訴我們“修身以道”,修身要依循“道”。修道從哪裏下手?從仁愛心,“修道以仁”。這個“仁”字是會意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二”,代表能想到自己就能為他人著想。

那諸位同學,假如我們的人生態度是想到自己就能想到別人,請問人跟人之間會不會有衝突,會不會有傷害?不會呀。現在的家庭、社會看起來很複雜,事實上很單純、很簡單哪,就一顆仁慈之心,所有的問題就能夠化解掉了。但是說實在的,現在的人相不相信哪?不相信。因為想別人太少了,很少想,所以現在要轉化這個態度不容易。

諸位同學,如果你拿到一顆紅棗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有沒有要拿回去給媽媽吃的?有同學會說:“又沒住家裏。”諸位同學,我們錯了一次以後就不要再錯第二次了。沒有想起父母是第一次錯,第二次錯就是還找借口,“倘掩飾,增一辜”。

所謂“三年交情,一語寒心,溫情盡消”。醫生講話要不要學習?要不要很厚道?假如醫生講話很刻薄,病人沒來還好,來了以後更嚴重,可能三天以後就暴斃了都有,被他嚇死了。真的,現在很多病人都是嚇死的。所以言語要學習,《弟子規》上說“怡吾色,柔吾聲”,當一個醫生與人交談時都是“怡吾色,柔吾聲”,病人都還沒有開始吃藥,病已經好一半了。有好的情緒,他整個身體細胞的狀態都在變化。我們從醫一定要先從修身開始做起,言語上要懂得“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絕交也不要出惡言。惡言會造成自己人生相當多的障礙。一句惡言出去了,下一次同學看到他馬上轉彎走另外一條路,那會痛苦多久?有時候在背一些中藥名詞,突然又想到他背不下去了。你看人生耗掉多少時間在意氣用事,在情緒當中。

所以修身重要,“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一個對任何人都沒有對立的人,心平氣和,他的記憶力一定特別好,他的悟性一定特別高。我們在曆史當中,有沒有看到對人都是咬牙切齒,但悟性很高的人?有沒有看到一個人氣得半死說“啊,我開悟了”?沒有吧。所以當中醫師一定要情緒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