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孩子起飛的動力係統
汽車如果要跑得快,就得給它安裝一個大馬力的發動機;飛機想要起飛,也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動力係統,而不是依靠外力推動它前進。同樣的道理,孩子需要發展,孩子需要成長,孩子需要充實,孩子需要學習,孩子需要思考,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成就,所有這些都必須是發自孩子內心世界的願望,孩子必須有自我發展的動力。
外力可以消滅人的生命,可以摧殘人的身體,可是不能摧毀一個人的內心,即不能主宰個人的思想。換句話說,當一個人不願意思考、不願意改變的時候,任何人也無法讓他思考、讓他發生改變。
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是個人對外界信息的吸收過程。當孩子的大腦處於抑製狀態時,所有信息進入大腦都不可能留下任何印象,好像是關閉了接收器一樣,不能接收到外界的任何信號。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所成就(望子成龍),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為此,很多父母開始擔心孩子落後,開始為孩子緊張,開始為孩子恐慌。於是乎,開始強迫孩子學習,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為這些學習班的教師送去可觀的報酬。在老師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的好奇心、求知欲漸漸地開始消退,興趣和愛好變成了負擔。猶如一粒種子,如果內在不飽滿,生命力不旺盛,外在無論怎麼施肥、加水,環境再好,它也無法發芽生長;如
果內在生命力很旺盛,隻要有機會它就會發芽生長,而且外力無法阻擋它的生長。
本來學習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是一種享受。在父母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卻感覺到學習越來越痛苦,越來越不願意學習,結果學習成績開始下降,父母開始更加緊張,一方麵在不停地批評孩子、責備孩子,另一方麵又強行要求孩子補課,孩子心理承受了更大程度上的壓力。
凡是出現這樣的現象,成年人都將責任推到孩子們身上,說孩子們是如何如何的不聽話,如何如何的不求上進,可是從來沒有一個父母認真反省過這種結果是如何產生的,沒有反省過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們都是樂於做由學校專業任課老師應該做的知識傳授,樂於做那些本不屬於自己做的事,然而自己應該做的事卻一點也不願意去做。
父母應該做的事是什麼?首先,孩子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是獨立存在的個人,父母要把孩子當獨立的人看待,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或玩具,讓孩子從人格上獨立,嗬護孩子的自尊心,維護孩子的尊嚴。其次,為孩子“安裝”一個動力係統,並提供充足的能量。第三,幫助孩子調整方向,在方向正確的情況下讓孩子自由發展、自由飛翔。
孩子的發展主要依靠孩子自身的內在動力,也就是所說的“動力係統”,所有人都知道:人的需要才是進行各種自覺活動的內在驅動力。關鍵是孩子們需要什麼?生存需要是維持個人的生命機體正常運轉,這一點每一個父母都做得很好。人的更重要的需求是精神的需要,是自我發展的需要,自我發展的需要又是個人建立在生存需要基礎上的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和自我實現的高級需求。具體來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吸取知識來充實自己,讓自己的精神和人格變得完善和強大,然而對知識的吸取需要孩子自己主動去完成,其他所有的條件都是孩子自己吸取知識的環境。
孩子需要的是自己的內在動力,而父母應該做的事就是引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如果放在學習上,就是引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主要包括以下6個方麵: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喜歡學習,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主動學習。
2.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心,讓孩子有勇氣麵對自己所麵臨的問題和困難。
3.不斷為孩子加油,以補充孩子需要的能量(表揚、讚美、肯定、鼓勵)。
4.隻要方向沒有錯,放開你的手,閉上自己的嘴,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主,允許孩子自由發展,讓他為自己的言行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
5.保住孩子的夢想,協助孩子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擬訂一份具體的實施計劃,讓孩子獲得一個接一個的成功,那麼,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成功的過程,由一連串的成功構成一生的成就,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
6.訓練孩子的能力,包括人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學習能力、演說能力等。
父母隻要把這6個方麵做好了,孩子根本不用自己去操心,他自己就會變得非常優秀;如果這些方麵沒有做好,無論父母如何給他補課,他的學習都是一塌糊塗。有一句名言說得好:“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
及時表揚孩子
表揚是麵對孩子已經完成的任務,因為覺得他幹得不錯,並且希望他繼續發揚,對孩子進行的激勵,是麵對過去,展望未來。表揚實際上是對孩子的引導,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也就是說,希望孩子怎麼樣,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在那個方麵不斷表揚,孩子一定會按照你希望的方向成長。這時候,父母的方向和立場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有一個孩子在商場偷了一袋洗衣粉回家,交給他媽媽,他媽媽說:“太好了,我正好沒有洗衣粉了。”沒有過多久,他又偷了別人的錢回家,父母又說:“太好了,我正好沒有錢用了。”這下可好了,過不了幾年,他就會搶劫別人的財物,甚至搶銀行,把銀行的錢也搬回家。
表揚具有方向性,表揚的事情就是父母想要提倡的事情,孩子會向著父母提倡的這個方向發展。原因是:在表揚的過程中,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保護,感覺到自己很有尊嚴,內心產生了極大的滿足感和自豪感,這種感覺讓孩子很舒服、很享受。為了加強這種感覺,他會不斷地努力,希望經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再次獲得同樣的表揚。因此,在表揚的時候一定要確定是正麵的、值得提倡和發揚光大的人和事,要引導孩子向正麵發展。
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幾個方麵:
首先,表揚要及時。孩子的良好行為,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及時肯定。如果過了很長時間才表揚,就不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任何印象,或者說已經沒有“感覺”了,也就達不到強化良好行為的作用。
其次,表揚要具體。表揚得越具體,孩子就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哪些是應該做的事,越容易找準自己努力的方向。如:
孩子看完書後,自己把書放回原處,擺放整齊,父母隻說一句“你今天表現得不錯”,對孩子來說不知所雲,反正感覺還可以。如果這樣說:“你今天自己把書放回去了,並且還收拾得這麼整齊,你這種行為(習慣)太好了,我真的為你感到高興(我為有這樣的孩子而自豪)!希望你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定要保持下去。”從此你就不會再為這樣的事去操心了。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不要使用一些龐大的、泛泛的語言,如“你真聰明”、“你真棒”、“我知道,世上就你最了不起了”、“你太厲害了”......這隻能暫時滿足孩子的虛榮心,還容易養成驕傲的情緒,因為孩子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好在哪裏,為什麼受到表揚,反正覺得“我”就是最好的,誰也不如“我”,所有人都得聽“我”的。這種情況下,由於表揚的方法不當,反而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
第三,表揚孩子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表揚孩子的技巧和方法和平時寫表揚信相差不大:①陳述孩子表現的過程或孩子值得表揚的事實;②確認孩子這樣表現這種事實或行為的可貴性;③表達自己為孩子高興的感受;④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