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文學革命(1 / 2)

寧為祖國戰鬥死,不做民族未亡人。

——關露

今年是中國文學革命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在這片中華大地上曾掀起過轟轟烈烈的文學革命。

隨後陳獨秀《文學革命論》和胡適之《文學改良芻議》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拉開了序幕。

這場文化變革主張推翻中國一切舊的,代之以嶄新的中國。

它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舊的被砸爛了,憑空消失。

不無過激之處。

但也讓中國女性徹底擺脫了舊枷鎖,活成了新女性。

一時間,中國女性敢做敢當起來,她們為自己的人生謀劃,為自己的婚姻做主。

她們學起了易卜生戲劇裏的人物娜拉,像她一樣離家出走,尋找新自由人生。

冰心、丁玲、蕭紅、白薇、蘇青、楊沫……

她們的人生也確實在出走之後變得豐滿。

楊沫的丈夫曾痛斥她要革命不要孩子。

特殊時期時,別人讓他檢舉她,他說:她一直都是革命的。

曾經柔弱的女人們,不再弱不禁風,她們也能承受風雨。

拿起手中的筆,書寫著自己的新人生。

女作家廬隱起初喜歡一個表親,她不顧家人反對,和他訂了婚約。

後來,她發現兩人相差甚遠,又毅然決然地取消婚約。

她是有婚姻自主權的。

沈從文很喜歡張兆和,表白被拒,他向校長胡適之哭訴。

胡適之把張兆和叫到他家客廳,說:沈從文頑固地愛你。

張兆和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徐誌摩的好友卞之琳苦戀張兆和的小妹張充和,一直不得。

佳人隻能留在他心裏,在他眼中成了永遠的風景。

費孝通說楊絳是他的初戀,他們從小一起讀書,但楊絳見了錢鍾書之後,就決意相守終生了。

他們相守了一輩子,不離不棄。

像他們這樣恩愛的夫妻,並不少見。

魯迅先生和許廣平,也是一對。

堪稱珠聯璧合。

一家子都有才氣,也不少見。

蘇雪林、馮沅君的家族。

蔣碧微、徐悲鴻夫妻。

陳瑛、梁宗岱夫妻。

淩淑華、陳西瀅夫妻。

他們都是學貫中西的飽學之士。

梁宗岱和法國文豪羅曼羅蘭私交甚篤。

淩淑華和英國女作家伍爾芙是好友。

但這一時期的女性絕不隻拘囿於小家,她們放眼廣闊天地,施展大抱負,致力於為中華振興奔走。

楊絳的姑姑楊蔭榆,曾被魯迅先生罵作殺害劉和珍女士的幫凶,她卻敢於麵斥日寇,被日本憲兵隊殘忍殺害。

劉和珍的好友石評梅更是不遺餘力地辦報宣傳救國主張,激發國人的革命鬥誌。

關露甚至不惜損壞自身名譽,潛伏到汪偽政權76號和日寇陣營。

革命需要鮮血。

我以我血薦軒轅。

她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拯救著國家,想讓它不再被侵略被奴役,能過太平日子。

民國並沒有平息戰亂,對外賣國,不倒向日本就倒向美國,成為別國的附庸,一貫奉行暗殺政治,明著鎮壓,背地裏暗殺,變著法兒的鏟除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