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空穀幽蘭(1 / 2)

暖雨無晴漏幾絲,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麥上場時。

汲水種瓜偏怒早,忍煙炊黍又嗔遲。日長酸透軟腰肢。

——賀雙卿《浣溪沙》

相聲界兩大腕。

北有郭德綱南有周立波。

天橋的德雲社我去過。

隻是那天不湊巧。

郭先生的師傅侯先生過世,他去奔喪了。

沒能得見真容。

自是未親耳聽到玉聲。

那天人很多。

也沒聽清台上都說了些什麼。

隻是耍寶插科打諢挺熱鬧。

大家夥兒都樂嗬嗬。

人多熱鬧開心。

就這樣。

周先生的專場,我更是不得見了。

離得遠。

可能還有一點方音。

我更是聽不懂了。

隻是偶爾看節目的時候,知道一些。

知道周先生喜歡針砭時弊。

而且深入人心。

很受觀眾喜歡。

這兩天聽說了一個新聞。

聽說有個叫夢想秀的節目,請了漢服愛好者登台展示。

周先生不識漢服,誤認為韓服。

更直言不諱地說穿漢服出門,會被當做援場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

周先生的這番言論激起民憤。

尤其是漢服同袍。

紛紛指責他言辭不當。

我也不大懂,還特意去查了查。

這才知道原委。

漢服。

故名思議,就是漢族的服裝。

想想就明白了,中國有56個民族。

別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裝。

唯獨漢族沒有。

那麼漢服似乎也說得過去。

一個民族想要有自己的特色穿著這又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呢。

我又查了查。

周先生是漢族。

他不識漢服。

這我也理解,因為我也不識漢服,不懂那是做什麼的。

隻是覺得和古裝戲裏的服裝差不多。

像戲裝。

古人穿的衣服。

演員徐嬌的私人日誌裏也有。

我以為那是小孩子私底下鬧著玩兒的。

Cosplay。

不以為意,一笑而過。

當我靜下心來,翻開史書,看了看,細想一下,我就懂了。

恍然大悟。

哦,原來漢服同袍是在捍衛華夏文明呢。

衣為表,禮為中,思為核。

頗具深意。

真是難得。

你若說這是大漢族主義,有違民族融合。

那就小題大做了

你若說這是倒退,思想落後。

那就顯得淺薄了。

我們早已拋卻的,遺忘了的,不在乎的,有人卻仍在默默地堅守著。

不覺可敬麼。

四百多年前,明亡了。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倏變斷井頹垣。

沒有了十裏紅妝、漢家衣裳。

丟掉了金雀簪、玉搔頭。

迎來的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三日。

剃發易服。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

一人不剃發殺一家,一家不剃誅一村。

若有人仍穿漢服,就被當場扒去身上所有衣服,能留條命就不錯了。

舉國嚎泣。

華夏易主。

江山失守。

從此換了天地。

清軍進關後大肆鎮壓血腥屠殺。

南明鄭森退守台灣。

抗清義士陳子龍、夏允彝投水殉國。

夏允彝之子夏完淳被捕就義,年僅十六歲。

他姐姐夏淑吉夫家侯氏屢遭查抄。

家無寧日。

禍不單行。

侯家絕嗣。

夏淑吉斷了塵念,遁入空門。

清兵攻下南京,祁彪佳自沉,其妻商景蘭獨撐家業,次子因涉浙中通海案流放寧古塔,逃為僧,長子為此病亡。

未亡人不幸如此。

清軍進紹興,王思任絕食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