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管道升《我儂詞》
元朝雖然時間短,但也不乏鍾靈毓秀的女子。
剩女在現今時代被視為異類,可遠在元朝時,就有女子是不婚主義者呢。
冀國公主終身不嫁。
她隻喜歡登山遠眺,把酒臨風,欲乘鸞而去,得神仙趣。
她是公主,錦衣玉食,悠遊自在,誰也管不了。
皇宮大內的女子如此,民間女子亦如此。
她們不想結婚就不結婚,不管誰來求婚都沒用。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元好問看到孤雁殉情,發出這樣的感慨。
可他的女兒元嚴卻能看透世間情,脫紅塵,做了女道士
她本是個容貌豔麗的女子,又有幾分才情。
就算身為女冠,仍有人向她求婚。
她早已不念俗世之情,看都沒看來人一眼,忙著補天花板。
那人就在原地等,隻盼能打動佳人芳心,巧結良緣。
他等啊等,等了好久。
真是有耐性的人。
他不信這世上真有鐵石心腸的女子,會不為情所動。
元嚴依舊沒有回頭,隻是高聲道:
補天手段暫施張,不許纖塵落畫堂。
寄與新來雙燕子,移巢別處覓雕梁。
那聲音回響在整座道觀。
她不願意嫁。
那人便識趣兒地走了。
元嚴拒婚,名伶順時秀也拒婚。
她是個雜劇演員。
那時候雖然沒有網絡也沒有電視,但她仍成了大明星。
家喻戶曉。
人們都喜歡看她演的愛情戲和宮廷戲。
她唱的歌很好聽,金簧玉管、鳳吟鸞鳴。
那時候也有追星族。
翰林學士王元鼎就是她的頭號大粉絲。
初相逢,王元鼎就讓她青眼相看。
他送了她一首詩:
郭外尋芳景物新,順溪流水碧粼粼。
時時啼鳥催人去,秀領花開別是春。
這是一首藏頭詩,四句連讀是郭順時秀。
順時秀是她的藝名,她的真名是郭順卿。
王元鼎展露詩才,俘獲了她的心。
她生病,想吃馬腸,他二話不說,就把自己心愛的馬殺了,做了馬腸給她吃。
他的真情,也換來了她的真心。
中書參政阿魯渾也是順時秀的粉絲,他想把王元鼎擠下去,取而代之。
無奈順時秀對他不理不睬的。
他很不服氣,說:我難道不如王元鼎麼。
順時秀說:大人貴為一國宰相,元鼎卻是一介文士,若論朝政,元鼎不及大人,至於嘲風詠月,惜玉憐香,則參政不如元鼎。
阿魯渾知道她心有所屬,便怏怏而去。
順時秀身為賣藝女子,卻能不畏權貴,捍衛自己的愛情,真是可敬可歎。
那個時候的女子,也已經有藍顏知己了。
珠簾秀是關漢卿的禦用女藝人。
他一手捧紅了她。
《望江亭》《救風塵》《竇娥冤》,讓她穩坐頭牌,紅遍大江南北。
她在台上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