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千古才女(3 / 3)

她懂了,不再多說。

不生孩子,也是女人的錯。

淚往心裏流。

縱然如此,她都對他不離不棄。

就算和別的女子共處一室,那又何妨。

他仍是她的丈夫,而她是他的結發妻子。

無論他輾轉何地,她從此都相隨。

靖康之變,金人大舉南下。

不啻驚雷。

趙明誠急調江寧。

青州還有十幾屋子的藏物呢,易安說。

朝廷急召,管不了那麼多了,你去把它們帶上吧,他說。

易安一個弱女子帶著15車藏物,在亂兵流民中奔走穿梭。

曆經千辛萬苦,趕到江寧,和丈夫相會。

丈夫終日裏被政事纏身,忙得焦頭爛額,無暇他顧。

窗外大雪飄飄,她披蓑戴笠,沿著城牆,踏雪尋詩。

原想拉著丈夫一起來的,可他皺著眉頭推脫了。

可惜了如此好景。

丈夫從何時起竟也變成了一個俗人。

這是她想不通的。

江南冬天如此寒冷,那北狩的軍士們更悲苦吧。

隻是從來都沒傳來勝仗的喜訊。

也隻有在醉夢中,才能依稀回到故鄉,辨得京城的街道。

江寧城亂,趙明誠棄城而逃。

舟過烏江。

易安想起項羽故事,又想起丈夫的怯懦。

深感羞恥。

沒曾想他竟是如此膽怯之人。

中途,趙明誠奉召往湖州。

他有負朝廷重托,可朝廷卻不虧待他,仍付以重任。

他又有了官職,重新上任,喜氣洋洋。

棄舟登岸。

揮揮手和她告別。

你走了,我怎麼辦,這些藏物怎麼辦,她說。

他在岸上不耐煩地一擺手說:別人往哪兒逃,你就往哪兒逃,車子衣被,帶不動的,就扔掉,不得已,就扔掉書畫古器,帶著宗器逃。

交待完,打馬而去。

她心中有些惱了。

身為大丈夫,臨陣脫逃,又扔下妻子不管。

男人不像男人的樣子。

算什麼丈夫。

趙明誠在妻子的怨念中染病身亡。

沒了丈夫,易安四處投奔,顛沛流離,藏物散失大半。

好不容易趕到紹興,借住當地人鍾氏之家,一夕書畫被盜。

等她到了杭州,身邊財物所剩無幾。

貧病一人,孤苦無依。

一日,小吏張汝舟登門造訪。

他自稱是趙明誠至交故舊。

巧舌如簧。

騙得易安再嫁。

哪知所托非人。

張汝舟並非對她真情,而是覬覦她的財物。

婚後,他便翻箱倒櫃,想要找到那批珍貴收藏。

沒有找到,他便大失所望。

非打即罵。

易安深感悔恨,不該輕信於人。

她告發張汝舟營私舞弊,並請求離婚。

身陷囹圄。

幾番周折,數日後獲釋,重獲自由身。

滿鬢霜華,孑然一身。

蓬籬院落,黃花滿地,梧桐細雨。

濁酒一杯,不敵晚來風急。

笛聲添憂。

回首望,幾多感慨。

憶昔中州盛日,閨門多暇,生香熏袖,活火分茶,煮酒殘花。

每逢佳節,車水馬龍,珠圍翠繞,笑語喧嘩。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

謝他酒朋詩侶,隔簾聽人笑語。

物是人非事事休,

江山留與後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