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紅顏薄命。
蘇小小已病亡。
鮑仁隻有將她厚葬。
緣來緣去終須散。
是遇到的人不夠相愛。
還是相逢在錯的時間。
(二)王肅妻
本為箔上蠶。今作機上絲。
得絡逐勝去。頗憶纆綿時。
——《贈王肅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
那要是它死了呢。
就不能吐絲了。
還是活命要緊。
王肅就是深知其中要害的人。
他本是南齊人。
他的父親舉兵謀反,全家被殺,他隻身一人逃出。
喬裝打扮成成僧人投奔北魏。
北魏剛剛遷都洛陽。
什麼都想學南朝。
他正好是南朝來的,又博學多才,因此深受器重。
但他仍然放不下南朝的過往。
總覺得身在異鄉為異客。
一想起往日舊事,便黯然神傷。
他到了北魏,一直都穿著素服,也不聽歌看舞。
也吃不慣北方人的食物。
喜歡喝茶。
過了幾年,他適應了北方朝廷的生活習慣。
喜歡吃羊肉,喝酪漿,倒不大吃南方的海鮮魚蝦,也不覺得茶有多好喝了。
北魏皇帝想籠絡南朝人,也想讓朝中的南北大臣相融合,便下詔把妹妹陳留長公主賜給他為妻。
陳留公主原先的駙馬也是南朝人,駙馬病死後,她就寡居宮中。
皇後本想拉攏她,讓自己的弟弟當駙馬,可她不願意,便向皇帝告發了皇後與人私通的事,皇後被廢,婚事就泡湯了。
她對王肅很有好感。
皇帝指婚。
她沒有抗議,隻等著高高興興出嫁,再做新娘。
王肅這邊卻犯了難。
他在南朝時,已娶名門之女謝氏為妻,兩人生有一兒二女。
當年他獨身一人出逃,並沒有帶上妻子兒女。
多年過去了,家人音信全無。
這兵慌馬亂的年月,他們孤兒寡母的,怎麼過活,大概都已經死了吧。
想想有些難過,也覺得對不起他們。
死者長已矣,生者還是要好好活著的。
他單身一人在這異國。
雖有皇帝信任。
卻在朝中備受排擠,飽受猜忌。
皇帝給他賜婚。
這是莫大的榮耀。
他高高興興娶了公主就是。
娶了公主,更受皇帝信任,也不再孤單了。
一舉兩得。
何樂而不為呢。
他娶了公主。
皇帝給了他豐厚的賞賜,十萬錢三千匹帛。
他在北朝的新生活很是愜意。
隻過了一年多,便出了變故。
他南朝的妻子謝氏帶著三個兒女到北魏來相認。
也許他名氣太大了。
他們就這麼一路打聽的找了來。
為了躲避沿途盤查,他們母子四人裝扮成僧侶,蒙混過關,曆經千辛萬苦,到了北魏投親,想要一家人團聚,好好生活。
王肅見了家人,不由得一陣心酸。
實屬兩難。
他如今已娶公主,結發妻子又來了,這可如何是好。
公主肯定無法接受他的發妻。
他把孩子接到家裏,可是卻不能把發妻接到家裏住,又不能不管,隻好在城裏修了座家廟,讓她住在廟裏。
謝氏一路尋來,本想是要夫妻相認的,哪曾想在廟裏做了女尼。
她不甘心,給丈夫寫了封家書。
我們夫妻本是竹匾裏的蠶。
無奈遭了難。
才離散。
誰知今日竟成機上絲。
你做了高官。
還能回憶起當日做夫妻時的纏綿麼。
她的這封家書沒送到王肅手裏,卻被公主看到了。
公主不由分說,代王肅回了封信。
針是貫線物,目中恒紝絲。得帛縫新去,何能衲故時。
一口回絕了。
想都別想。
謝氏隻得長住在廟裏,不再想著與丈夫相認的事。
沒過多久,王肅出征病死。
王肅的兒子繼承了爵位,女兒進宮做了皇妃。
謝氏這才得以回家,可再也見不到她的丈夫了。
公主又回到皇宮寡居,有個大臣的妻子病故了,想要娶她。可是皇帝的舅舅也想娶公主,她嫌他粗魯,不願意嫁。那個要娶她的人又中風偏癱了,她隻得終老宮中。
這紛擾的亂世。
就連公主都不能好好嫁個人,過安穩日子。
何況民女呢。
(三)劉令嫻
長廊欣目送,廣殿悅逢迎。
何當曲房裏,幽隱無人聲。
——《光宅寺》
南朝梁代皇帝好建佛寺。
有四百八十寺之說。
僧侶的地位很高。
也很有錢。
房多地多。
連皇帝也得聽寺裏人的話。
皇帝終日呆在寺廟裏。
不肯處理政務。
大臣急壞了也沒用。
隻好用錢去把皇帝贖出來。
如果不是因為被剃度。
像僧侶這樣有錢有權有房有田又有閑的。
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想嫁呢。
衣食無憂。
又能遊山玩水。
多好啊。
混亂的朝代。
充斥著野心與欲望。
就算宗教也隻是披著一層外衣。
內裏是什麼。
隻有寺廟裏的人知曉。
和尚要守清規戒律。
不能吃葷。
當然也不能娶妻生子。
可沒說不讓他明著來。
他就不能暗著去和什麼女子私通。
《水滸傳》裏就有很多和尚和婦人私通的事。
恬不知恥。
心狠手辣。
不但和人家妻子私通。
還要謀害丈夫。
一不做二不休。
都說出家人慈悲為懷。
哪裏像半點出家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