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向城牆撞去。
等我,息侯大喊一聲,也撲身撞牆。
息媯沒有死。
她被救活了。
息侯卻撞得頭破血流,腦漿迸裂。
他死了。
息媯痛不欲生。
泣不成聲。
都怪那個蔡侯,楚文王恨恨地說。
他出兵滅了蔡,抓住蔡侯。
蔡侯被囚禁至死。
(三)執掌楚宮
息媯不肯說話。
楚王在宮中覺得煩悶。
四處打仗。
可他太高傲了。
出師征討巴人,輕敵大敗。
落敗而歸。
楚文王率師回都。
但鎮守都城的將領拒不迎納。
隻因楚國軍規森嚴。
敗軍之將,不問原因,一律處死。
楚王無奈,隻得將功補過,率兵伐黃。
大勝而歸。
班師回朝。
快到都城的時候,暴病而死。
息媯的長子堵敖繼位。
堵敖想殺死熊惲。
他卻反被熊惲殺了。
熊惲自立為君,是為楚成王。
成王年幼,先君的弟弟令尹子元執掌大權。
子元早就覬覦息媯的美色,如今大權在握,便肆無忌憚。
他在她的宮外修建了華屋。
手裏拿著鈴鐸跳萬舞。
息媯當然知道他的用意。
她在宮裏放聲大哭,說:先君昔日排此舞是用於演練戰備的,令尹不去殺敵,卻在我一個寡.婦宮旁跳此舞,真是咄咄怪事。
子元聽說後,便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說:連夫人都不忘記殺敵,我倒忘了,真是不應該啊。
他率兵出戰。
沒有打勝仗。
他卻謊稱得勝,住進宮中,意圖不軌。
有辱尊卑倫常。
一直隱忍不發的大臣們忍無可忍,麵斥子元無道,反遭囚禁。
囂張跋扈至極。
眾楚臣怒不可遏,闖入宮中,殺死子元,為國除害。
子元胡作非為。
一晃就是八年。
息媯母子好不容易熬過來了。
成王日漸長大。
終於成年。
也該娶親了。
息媯給他聘的是姐姐蔡侯夫人的女兒。
不料,卻給楚國帶來災難。
這位蔡姬原是齊桓公的夫人。
雖為公主,終歸年幼,於後.宮之中有不當之舉,惹惱了齊桓公,才被遣回娘家的。
她在齊宮時,喜歡乘船出遊賞景。
有一次,她拉著齊桓公相陪。
可桓公不習水性,不喜歡坐船。
他一到了船上,便渾身不自在,隻想早點兒下船。
蔡姬看他發窘的樣子,覺得很好笑。
沒想到一國之君也有害怕的事。
她故意讓船晃來晃去的。
桓公很害怕,臉色都變了,嗬斥她。
她不但不聽,反倒變本加厲,晃得更厲害了。
齊桓公一怒之下,就把她送回娘家了。
她哭哭啼啼的,怎麼也想不明白,不就是讓船晃了晃,沒什麼大不了的啊。
也許她不知道。
就在前不久,齊桓公殺了他的侄女哀薑。
哀薑就是王姬為齊襄公生的女兒,她長大後嫁到魯國,成了魯莊公的夫人。
夫妻二人年齡相差二十歲。
魯莊公去世後,哀薑就殺了他的兒子,還和別人私通,把魯國弄得一團糟。
齊桓公看不下去了,抓住哀薑,把她處死了。
他已年邁,見蔡姬年幼無知,便擔心她也變成哀薑,這才把她送回娘家思過。
等她知道錯了,再接她回宮。
誰知,蔡姬在娘家呆了沒幾天,就被送到楚宮中。
齊桓公一時想不通,便率了八國聯軍伐蔡。
滅了蔡,又伐楚。
楚宮正在辦喜事呢。
好好的喜事變戰事。
楚國人一頭霧水,說:齊在北,楚在南,風馬牛不相及,桓公怎麼跑這麼遠到楚國來呢。
桓公說:昔日召康公賜我先君履,命輔周室,楚不進貢包茅草和祭品貢酒,昭王南征而不複,寡人便來問問是何緣故。
楚人說:不進貢,是楚之錯,不敢不進供,昭王之不複,請桓公去問水邊的國家吧。
理屈詞窮。
出師無名。
齊桓公掃了一眼身後的大軍說:看,他們可都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誰能抵禦得了。
楚人說:君若以德服人,誰敢不從,但若想以武力服眾,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你人再多,也是沒用的。
齊桓公隻好指了指隨同前來的各國諸侯說:他們難道是為我來的嗎,隻是為了延續先君的友好罷了,不如我們結盟吧。
楚人應允了。
兩國訂立了盟約。
齊桓公兜了一圈又回去了。
這件事一了,楚宮鬆了一口氣。
息媯從此隱居深宮,不再過問宮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