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民國年間。

一日,旅順口碼頭烏雲低垂,雷聲滾滾,碼頭工人們正緊張的裝卸最後一船貨物。

忽然,從遠處蕩悠悠的飄過來一團物事。人們平息斂氣,待那東西飄到附近時,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那竟然是一個豬籠。

在當時,豬籠分為上下兩種。下豬籠是竹子做的,把觸犯家規或者族規的女子塞進去,綁上一塊巨石,沉落水底,不一會功夫,女子便魂魄離散,溺斃而死。上豬籠則把女子的四肢固定在一塊木板上,旁邊放些食物和水,看見卻動不了。然後,將木板推至江中,任其受盡風吹日曬,浪打雨淋,蚊蟲叮咬……最後,才活活餓死渴死。

比較起來,上豬籠太過陰損,除非有深仇大恨,稍有良知者不屑為之。因此,人們也隻是光聽說有上豬籠,從來沒有見過。而今,不僅依稀看見上豬籠上的女子渾身血跡斑斑,而且,上麵還有一塊木板。上寫:女名小罐,旅順江家婦,與土匪通奸,意圖謀害親夫,特浸此豬籠,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