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民辦教師(3 / 3)

洪老師將目光轉向我也不是胡亂找人代替,前不久我代她上過一次公開課。那是在公社學校開會學習,學習過程中安排了幾節公開課,其中就有一節公開課安排給了洪老師,而洪老師轉手安排給了我。上公開課的一般都是資深教師,而我資曆最淺,如何能勝任,但洪老師堅持讓我上,推卻不了,隻好硬著頭皮上。

這種硬著頭皮上的事前麵還遇到過一次。那是剛進學校後的第一個暑假,黃茅洲區組織全區學校的小學一年級老師培訓,培訓內容是算術的“三算”,要點是從高位到低位的計算思維模式。如兩個千位數相加,傳統的加法是從個位開始,而“三算”方法則是從千位開始,為了解決進位問題,需要“算前位,看後位,照顧三四位”。我過去教初中,此後也教初中,黎校長也從未考慮過讓我改教小學,此次培訓完全是為了培訓而培訓。

培訓接近尾聲時,培訓班居然讓我介紹用三算方法教學的教學經驗,我硬著頭皮洋洋灑灑地在課堂裏介紹了一番。在座的大多是已經具有三算教學經驗的小學一年級教師,絕大多數是女老師,她們似乎並沒有看出講台上介紹經驗的是沒有經驗的人,或者,她們已經看出台上介紹經驗的人是沒有經驗的,但卻裝著沒有看出,而且裝著聽得很認真。我以為自己很聰明,其實她們更“怪氣”。

我上次代替洪老師上的是謝璞的散文《珍珠賦》,寫的就是洞庭湖區,那裏不僅是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還盛產珍珠。“一個白發蒼蒼的老漁民從艙裏捧出一握珍珠來,隻見那顆顆珍珠,有大如羊奶子頭的,有小如紅豆的,光華奪目,熒光熠熠……那沉甸甸的稻穀,像一壟壟金黃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像一廂廂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蓮蓬,卻又像一盤盤碧綠的珍珠……今日洞庭,詩意盎然,彩筆難繪,簡直是一個用珍珠綴成的世界……正當我們返回的時候,天漸漸黑了。霎時間,四麵八方,電燈明亮,就像萬千顆珍珠飛上了天!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銀河失色,叫滿湖碧水生輝。”

謝老先生真是神來之筆,將洞庭湖區描繪得如此美麗。我在湖區這麼多年,怎麼從來沒有看見或者聽說哪個地方養了珍珠。除極少數毗鄰城鎮的鄉村之外,農村基本不通電,牛角岔大隊在我下鄉的那麼多年期間就沒有一盞電燈,何來的“霎時間,四麵八方,電燈明亮,就像萬千顆珍珠飛上了天”?倒是改革開放之後,謝老的描繪變成了現實,公路通了,電燈亮了,瓦房蓋了,電話有了……

當然,這俏皮話課堂上不能講,公開課上隻談文章。這節公開課不能說上得出色,但也沒有明顯失誤。謝天謝地,平安度過。我之所以敢接洪老師的公開課,並不是覺得自己有能力上公開課,完全是初生牛犢不畏虎。

這次公開課難度增加,因為我的課表上今天沒有語文課,因此絲毫沒有準備,臨時準備可能失之倉促。有人建議上一次重複的課,但那也要冒一定風險,因為公開課是不準上已經講過的課的,且資深聽課老師能夠聽出講的是新課還是重複課。沒辦法,又一次硬著頭皮上。

黎校長先陪檢查組檢查備課閱卷情況,騰出半個小時時間讓我緊急備課。新課碰巧又是《畫皮》,記得開頭的一句是“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獨奔,甚艱於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麗”。課文裏麵不少字我不認識,或者雖然認識,讀音和釋義未必準確,如“妾朱門、乃逾垣、夙夜踽踽獨行”等。洪老師自告奮勇幫我查字典,我則讀課文,看教參,寫教案,一直忙乎到上課鈴響。

人們常說:“好事不在忙中起”,但倉促應戰所幹的活不一定注定失敗。公開課結束之後一般都會講評,講評所說的優點往往無關緊要,關鍵在於缺點,或者說,像我這樣並非資深教師的人講課,能夠做到不出現重大失誤,那就成功了。

《畫皮》這一節課結束,資深的中心學校教導主任似乎沒有回過神來,不知是羨慕太原王生的豔遇,還是對《畫皮》之中的鬼話不甚了解,他拿過教材翻了翻,喃喃自語地說了一句“《畫皮》,這麼一篇課文”,就結束了他的講評。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次檢查總算對付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