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半場(1 / 1)

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各位居士大德:非常歡喜今天有如此殊勝的因緣,在諸佛菩薩慈光加被之下,我們能夠跟安徽合肥的諸位善知識一起來分享禪的智慧。前年在文達集團那邊大約地講過一下《禪解吉祥經》,今天我們又有因緣能夠共同來分享這個禪文化的智慧。首先感恩諸佛菩薩慈光的加被,感恩一切殊勝的因緣,特別要感恩我們各位辦手續並且布置會場,付出了非常多的辛勤勞動的各位法工菩薩、義工菩薩。

今天我們講的題目是《紅塵禪心——怎樣成就美滿人生》。其實人類的一切文化都是為了處理好三種關係。也就是處理好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處理好人與心的關係。

一切文化的根源其實都是為了處理好這三種關係。

我們回到中國傳統文化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得很清楚。道家文化是側重於處理好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這個是道家的養生文化、長生文化。道家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從這個宇宙萬物天地的運行規律之中來悟出長壽之道、長生之道。

儒家文化是側重於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梁漱溟說:“儒學是人生實踐之學;佛學是人生解脫之學”。我們看儒家學問的綱要是什麼?是“忠恕之道”。這個“忠恕”是為了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講倫常,講五常:仁、義、禮、智、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都是為了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

而佛家文化,尤其是禪文化,她是側重於處理好人與自心的關係,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但用此心,這個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個其實它是側重於處理好人與心的關係。心是一切萬法的模具,心是宇宙的模具,我們的心是什麼樣,我們外在的世界就會呈現什麼樣子。所以儒家文化,她側重於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這個是儒家的聖賢之道。禪的智慧側重於處理好人與心的關係,這是禪的頓悟之道。

事實上我們處理好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就是有正確的世界觀;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這個就是有正確的人生觀;處理好人與心的關係,這個就是有正確的生命觀。所以世界觀、人生觀、生命觀,就可以把一切人類的文化概括起來。

同樣的,人生也有三種成功。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尤其是我們得到這麼一個八有暇,十圓滿的人身,我們都非常渴望成功,怎樣可以成功呢?我們這個題目就是《紅塵禪心——怎樣成就美滿人生》,美滿人生當然就是成功的人生。

人生,一般意義上大家認為的成功其實都思考得太膚淺了,都以為說事業成就、財富具足就是成功,但是這個是不夠的。人生有三種成功:在物質世界的成功是財富自在;在精神世界的成功是幸福快樂;在靈性世界的成功是解脫,覺醒解脫。所以其實我們可以用三個詞彙來歸納每個人都渴望的成功,也就是:財富自在、幸福快樂、覺醒解脫。

怎樣可以實現這三種成功呢?這三種世間在佛教裏麵稱為器世間、有情世間和智正覺世間。對於沒有聞過佛法的人,其實也很好懂,就是物質世界、精神世界和靈性世界。隻有人生獲得了這個三種成功,才是真正的美滿人生。

在成就美滿人生的道路上,禪的智慧能夠給我們什麼啟迪呢?這也就是我們今天需要跟大家來分享的主題:《紅塵禪心——怎樣成就美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