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秀才(1 / 1)

老秀才的墳墓在大澤山腳下。

國成,爹走了後,你要記著把爹埋在“大德”山下……

老秀才還沒說完這句話就已經斷了氣。張國成按照秀才的遺願把父親葬在了山腳下。當時天下太平,秀才萬沒想到會被掘墳。可就在他死後的第十年,他的墳被掘開了,棺材板也被砸破了。但是令人生奇的是,秀才的屍骨竟然無存,甚至連一絲一毫的毛發骨渣也難見。所以,有人揚言秀才是羽化登仙了。秀才的墳敞亮了兩天,第三天愈合了,但從未有人伸手,即便是國成。國成被被抓到大麥場三天三夜,根本沒有機會逃出去。

秀才名張惠中,字內秀。秀才生在官宦世家,祖上在田豐郡上做差,後來移民到了穀豐郡,到秀才這一輩共有四代的曆史。秀才的老爺子、老老爺子都是在穀豐郡上做縣太爺的主兒。到了秀才這一代,大清亡國了,秀才被打落到了鄉裏。秀才育有三個兒子,早夭兩個,但都留下了後,張小凡就是他的一脈。三兒子張國成即是張小凡的祖父。秀才活到九十多歲,在當時是縣上的壽星。所以,縣上老小無不敬重秀才。

在大澤縣的老少嘴上,秀才不僅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者,他被流傳更廣的而是他的軼事。在大澤縣上,後來很少有人敢接觸他,甚至敢接觸他這一家子的。張姓在大澤被人們列為了交往範圍的禁區。世紀末的時候才好了很多,人們不再忌諱以前的條條框框,開始與張家人有了接觸。

秀才傳言死過一次。在上個世紀初,軍閥混戰,秀才因為科舉這條路被阻,無奈棄筆投戎。

秀才病急亂投醫,見到軍閥就要求進,所幸的是他被當時一個不大不小的軍閥頭子悅納了,封他做了軍師。在隊伍裏,士兵們都稱他秀才軍師。秀才軍師就跟著軍閥頭子吳德興到處征伐,山川草原,大河幽穀,隨處紮營,所到之處多是墳墓塋塚,駐紮三四天就啟程。但是始終未和其他軍閥打照麵,所以,他們一戰未打。秀才以為他們南征北討也不是個辦法。就向吳德興提議派出偵查兵前去尋找敵人陣地。吳德興的隊伍裏連日來鬥金不進,當日心情不免不好,痛罵了秀才一通。秀才忍無可忍,把話挑開了說:

我看你們是匪吧!軍師略帶挖苦,眼角瞥向軍閥頭子。

沒想到的是,軍閥頭子回過頭,一把抓起秀才的長袖,舉到眼前。大聲喝道:

你他媽算什麼東西!供你吃喝還放屁,小心割掉你的舌頭。

秀才算是明白了,這個人惹不得。吳德興甩開秀才的手,徑直走向躺椅。秀才站在原來的地方,兩眼直直地看向吳德興。待到一盞茶的功夫過後,吳德興咳了幾聲,算是緩和場麵,道:

惠中,你過來坐吧。吳德興果然油滑,表現得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

是,司令。秀才的謙遜有禮像是在討好。

惠中,老實和你說吧,我們這支隊伍還真不是什麼和人打仗的隊伍。秀才麵有慍色。

惠中,你聽我說。吳德興像是在下命令。秀才緘口不言,把腮幫繃緊了。

可我沒說不打仗啊。惠中,其實我們這支隊伍是支對付陰兵的隊伍。吳德興說得那樣誠懇,以至於秀才開始微微點頭。

陰兵,在史書上有載。傳是三皇五帝時候的蠱術,在黃帝征伐蚩尤的時候,蚩尤部落的人就會該種妖術。陰兵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鬼魂……秀才囉嗦地把有關陰兵的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全部說了一遍,吳德興不得不佩服秀才的囊中知識,越想為他所用,把秀才招攬過來。於是說道:

惠中,就是那種東西。這不,我們就是幹這行,簡明了說就是除妖伏魔的。吳司令喜不自禁,像是收攏住了秀才。

我能知道你們是怎麼收服陰兵的嗎?秀才現在滿腹疑問,陰兵豈是軍人士兵能對付得了的?秀才在心裏問自己。

吳德興麵露難色,搖了搖頭,很為難地說道:

惠中,早晚我會親口告訴你的,在這之前你就放心為我辦事,好不好?

秀才看到吳德興的表情越發覺得可疑,但因為前事之鑒,就沒再追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