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三章 大家齊唱大風歌(1 / 1)

左宗棠的心思還是太單純了。他天真的以為如果是漢人掌握政權的話,必然不會有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但是他忘了凱申公的“攘外必先安內”和“縱為奴隸亦不可得”之說了。換了漢族的地主商人,難道就不會為了階層的利益而通敵嗎?那大明是怎麼亡的?南明的聯虜滅闖又是怎樣的選擇?曆史的輪回中,這些記憶也自然被消除了,統治者不會記得亡國亡天下的禍端,當自己的統治受到威脅時,無論漢滿,都會以自己的利益為上。

即使左宗棠坐在統治階層的位置上,他又能改變什麼呢?南宋在抗金的過程中,洞庭一帶還有楊麼的暴亂,但是宋廷能作出妥協嗎?即使宋廷作出妥協,楊麼會束手就擒嗎?明末的闖軍,受了多少次招安,但還是轉眼即反(當然還有詐降),也絲毫不顧忌北方的建奴。

當然,左宗棠民族觀念很強,一方麵是接受多年教育的結果,另一方麵,也是他還沒有完全用“利益”來思考——其實不理會這些也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他目前的地位和楊麼、闖軍差不多,而他目前要做的一是抗清,二是抗英,也就是說,他的利和義暫時是一致的。即使是鎮壓太平軍的階段,曾左胡羅等人也是占據著大義的名分——也就是說他不需要拷問自己的良心。

盧坤對上暴亂,沒有花費多少時間解決了,然後就是對英人義律的衝突。此時的大青果上上下下還是****上國,唯我獨尊的傲氣,隻有少數人看出了英人的船堅炮利,不好對付,當然這少數人裏麵是不包括盧督的,盧總督允文允武又大權在握,很不把義律當回事,義律沒占到什麼便宜,認了個錯就罷戰言和了。

後世有公知認為英人的艦炮打開了國門,好處大大的有,因為即使是所謂的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那水平也有限的很,隻知道粗暴的對待國際友人,一幅****上國的自我滿足感,也沒有什麼外交禮儀,還說英國議會本來是沒打算發動戰爭——我大英知道雅片的危害,為了雅片發動戰爭也有失我大英紳士的身份名譽是不是?但是林大人目標無人,還敢寫信教育女王陛下,那是日不落帝國的王啊——是你林大人一介臣子能教育的嗎?至於英國水手殺害百姓,我大英本來是不包庇壞人的啊,隻是想讓他接受公正的審判——但是你青果的法律是中古時期的啊,除了嚴刑逼供斬首示眾就不會別的了,沒有律師,也沒有陪審團!真是野蠻,太野蠻了!大英的紳士怎麼能接受這種不公正的對待呢?你們的法律不好,所以我不能把這個殺人的水手交給你們。你還敢包圍我這個領館?你還敢沒收我的雅片?這是我的私人財產!你...你真是太可惡了,你這是逼著我熱愛和平的大英紳士發動戰爭啊!

總而言之,青果的官員不好,沒有一點國際視野,都是野蠻粗暴的人,一點外交禮儀都不講。你說我作惡,你可以教育我啊!你想按照法律製裁我?你要先修改你的法律使它符合文明世界的規範才行。此時的義律這麼想了,不過沒有采取暴力手段,不是因為義律先生踢到鐵板了,因為青果還沒讓他覺得“忍無可忍則無須再忍”。

盧總督的戰勝在書院內也引起了不良的反應——英夷不過如此,何需如臨大敵?當然這些雜音都被歐陽老師擺平了,你們啊,圖樣圖森破!人家才來了多少人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