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乾坤隻兩頭(3 / 3)

章太炎絕食到第七天,身體極為虛弱,以至於稍一咳嗽,就吐血不止。他想起古代周亞夫的故事,以為這吐血並非憤懣所致,而是人久不進食,血往上湧,也許不久即可斃命。但監獄裏有人告訴他,斷食七天不一定就能死,有吸鴉片煙的人,上吐下瀉,四十二天不吃飯,還沒有死的。那麼像他這樣的天數,才隻有其六分之一。鄒容一直不讚成章太炎絕食,這時又苦言相勸,最終說服他重新進食。每天吃帶麩麥飯,因為十分粗糙,根本不能消化,幾乎是吃什麼拉什麼。然而終於保住了性命。

監獄裏的犯人每天都要做八個小時的苦工,最苦的活是敲石子。章太炎和鄒容是讀書人,所以享受了一點優待,都做裁縫,縫襪底和犯人穿的粗布衣服。章太炎還幹過給犯人衣服編號寫字的差事。

在獄中,章太炎常向其他犯人講革命道理,還主動幫助一個叫徐福生的人認字看書。徐在幾十年後忘不了當時的情景,在《鐵窗感遇記》裏回憶說:“……乃公謙抑為懷,竟一見如故,殷殷折節下交,且諄諄以革命相勖,更緣福生讀書不多,日令識字若幹,親為講解,友也而實等於師矣。至起居互顧,衣食相推,疾病相扶持,悲憤相慰藉……”

1905年2月,不幸的事發生了:本來體弱的鄒容一病不起。鄒容的脾氣和章太炎一樣暴烈,不堪忍受獄卒的折磨和監獄裏惡劣的待遇,常常氣憤填膺。章太炎曾勸他靜下心來讀些佛經,但沒有效果。他病倒後,多次昏迷不醒。章太炎對他的病情是了解的,並且熟悉醫道,知道怎樣調理。他給鄒容診脈後開出藥方,托外麵的朋友買來黃連、阿膠等滋補藥品。當然根本治療鄒容的病需要將他帶出監獄,換個環境。章太炎多次同監獄當局交涉,但久久不獲同意,直到鄒容的病情到了十分危險的時候,監獄當局才放行。但為時已晚,在他出獄就醫的前一天晚上,服用了工部局醫生開的藥後,口吐鮮血,離開了人世。再有兩個多月,他的刑期就滿了。

監獄裏的犯人都懷疑工部局的醫生在藥裏下了毒,社會上也議論紛紛。章太炎也曾有這樣的想法,但他在後來寫的鄒容傳記裏沒有肯定地這樣說,隻是敘述了鄒容得病的起因和治療的過程,認為至少是醫生用藥不當造成的。

鄒容病死的時候,正是清明節前幾天,天寒雨濕,積陰不開。章太炎聞訊來到鄒容身邊,手撫相依為命的戰友和小弟弟的屍體,淚如泉湧卻哭不出聲來。

那時的監獄視犯人的生命為草芥,就隨便加以處置,沒有解剖驗屍的程序。因此,鄒容的死到底是不是醫生下毒所致,最終是個疑案。

在上海的革命者為鄒容舉行了追悼大會,再次聲討租界當局和清政府的罪行,輿論對監獄裏的不人道行為再次集中加以報道和批評,並一致要求改善章太炎的生活條件,還要求監獄當局允許從監外送進食物。以人道主義和保障人權自我標榜的租界當局,看到這種局麵大為驚慌,怕章太炎也像鄒容那樣死在獄中,造成更多的麻煩,就同意了這些要求。因此,章太炎在獄中的生活得到一些改善。

他得到燒飯的“美差”:所有的犯人中有八個人負責燒飯,八個人又各有分工,章太炎專管給人們打飯,這個活是很輕鬆的。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在於,因為接近飯鍋,可以多吃。

這是鄒容之死帶來的好處,正如他所說:“威丹既歿,白人稍善視餘,使任執爨之役,因得恣意啖食。餘之生,威之死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