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力量支撐著老夫妻疲憊的身軀,經過多日的辛苦跋涉,不但在路上得到了溫林羊的羊奶並順利喂下,還忍著饑寒,幸運的、有驚無險的回到了葉家村,回到了那個他們以為再也不會再回來的茅草屋。
有了守護的執念,老夫妻被哀傷侵蝕日久的悲心重新煥發了生機,看著身邊這個蹬著小腿,揮舞著不大的可愛小手,咿咿呀呀的笑個不停,留著口水,瞪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不哭不鬧的白皙嬰兒,疲憊至極的老夫妻,欣喜地說不出話來,好像這本就是自家的娃,分外的親切。
隨著對小娃娃的越發喜愛,老夫妻的心也越發的不舍與煎熬。本性淳樸善良的他們,見無人來尋這惹人憐愛的小娃娃,心中更多的是緊繃後的輕鬆和歡喜,他們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竭盡全力的將天賜撫養成人。
葉榮老漢因天字玉佩猜測這個娃娃的父姓為天,又覺得這個小娃娃是上天對老夫妻的眷顧,故而取名天賜。
對於名字,老夫妻從來也沒想過讓天賜姓葉。
兒子葉向南失蹤之前,是葉家村內公認最有潛質成為武師的人。葉向南自己也很努力,為了早日進入戾氣九重天境界,經常不組隊一個人進山狩獵,期望在危險中磨礪自己。最終卻沒能再回來這個事實,也讓老夫妻對天賜的成長,有了新的想法:隻要健康成人就好,習武雖好,但活著更加重要。
在弱肉強食的中州大陸,別人眼裏愚昧至極的想法,卻飽含著老夫妻對天賜的愛,濃濃的深情。這也是為何天賜一提到捉鳥,老夫妻就強烈反對的緣由。
說來也怪,這個愛笑不愛哭的孩子,自幼就總是困頓嗜睡,整日裏蔫蔫的一副沒睡醒的樣子,這種萎靡並非是幼兒的瞌睡,更像是一種仿佛體內被抽去了支撐後的無力。
對於其他的小朋友喜歡圍觀的習武煉體,小天賜也提不起半點興趣。平日裏大多時間都在睡覺或者發呆。
葉琴給小天賜起了個外號,阿呆。愛發呆的小天賜對這個名字也很是喜歡。
家中給予天賜的吃食,大多是換來的獸乳和米湯肉糜,老夫妻一直認為天賜之所以精神不振,都是因為飲食太差的緣故。
天賜的身體狀況,一直都是纏繞在老夫妻心間揮之不去的憂慮。
按照中州的慣例,在孩童年滿三周歲的時候,都會進行天賦血脈的鑒定測試。
天賦血脈測試的,除了最主要的血脈天賦,還有靈魂天賦,念力天賦,願力天賦,體質天賦等。
自從那次測試之後,老夫妻也明白了天賜容易瞌睡的原因:
天賜的體質天賦極差,體內經脈淤堵嚴重,更重要的是念、願、靈魂都非常的羸弱,尤其是靈魂稀薄的無法想象,幾近於無,讓人驚歎擁有這樣靈魂的天賜,是怎樣一直活下來卻沒有早早夭折。
得知此事,趙三娘一夜白頭,本就身有暗疾的老漢葉榮也憔悴蒼老了許多。
並不知情的天賜,雖然年幼,但也看出了老夫妻的悲傷,強顏歡笑的葉老漢用一個理由安撫了天賜:年紀大了,就要多吃果子,若是果子吃的少了,肉吃的多了,就容易白頭發。
於是,即便自己再瞌睡,天賜每天都要陪著爺爺去林間采些果子。
之後的日子裏,天賜羸弱的身體雖一直沒有改觀,但對於老夫妻來說,隻要能讓天賜不斷的活下去,哪怕讓他們一直照顧小家夥到自己離開人世那一天,都是心甘的。
在得知天賜病因後的一年裏,能夠每天看到天賜在懷中撒嬌,便是這老夫妻感覺最幸福的事。
這也讓他們更加感恩上天,雖然在葉向南的事情上,已經讓老夫妻不信神佛,但為了天賜,他們每天都會祈禱,祈禱上天保佑天賜茁壯成長。老夫妻為了天賜,做了所有他們能做的,唯一的願望,就是祈求這個娃娃能平平安安的順利長大。
天賜的平安,也是老夫妻生的希望。
別看天賜身體羸弱,可小家夥平時吃的並不少。這個比葉老漢還能吃的大胃王,著實讓老夫妻一家本就貧苦的日子過的更加拮據。
老漢葉榮今年六十歲整,比妻子大一歲,中州大陸的普通人平均百歲壽命。除去一些珍貴丹藥,比如不死凰族的續命丹,隻有通過修煉進而突破身體極限,才能延長壽命。
葉榮四十歲老來得子,可惜兒子葉向南未及婚娶就離開了他們,由於家裏沒有壯丁,老夫妻靠采摘果子和為別人縫洗獸皮為生。
直到陳虎的出現,老夫妻一家才算能夠衣食無憂,隻是天賜的身體,並沒有因為生活狀況的好轉而恢複健康,反而在最近,困頓虛弱的更加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