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奇經八脈(1 / 2)

明月當空,月光如水,淡淡的清輝如霧籠罩在雪嶺之上。

村寨陷入沉睡,一條瘦小的人影從烈族居住的地方掠出,奔向山巔。

白衣如雪,在冰雪覆蓋的山道上奔馳而上,借著月光可以看見,正是晨練中被烈雀等人叫做慕雪衣的那個少年。

少年隻有十一二歲,稚嫩的麵容清秀,氣質清奇,舉手投足之間,隱隱透出一股靈秀之氣。

少年來到山巔,盤膝坐在一塊青石之上,深吸一口氣,麵朝明月,雙目微閉,開始修煉。

呼吸吞納間胸腹隨著呼吸律動,隨著呼吸的加快,少年的胸腔漸漸鼓起,如同胸腔中藏著一口大鼓,心髒躍動,如同鼓聲,咚咚作響。

劈裏啪啦的爆響聲從他體內傳來,一根根大筋在皮膚下漸漸縮緊,如同強弓之弦,輕輕一動,便發出砰砰的鳴弦之音!

如霧的月輝隨著他心髒的躍動,逐漸向他身邊靠攏,漸漸地形成一個霧團,將他包圍,絲絲縷縷的侵入他的身體。

隨著月輝的進入,少年的身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本就白皙的皮膚晶瑩如玉,宛若透明,血管與骨骼慢慢顯露出來,層層光暈輕輕地沁入他的骨骼與皮肉之中,改造著他的身體。

而在皮肉之下,十二經脈之外,又有八條若有若無的經脈慢慢顯露出來,經脈之上,四十餘個竅穴隱約可見。

這八條經脈是他在贏琴留下的一本名叫《奇經秘要》的醫書中發現的,經過自身試驗之後,發現這八條經脈果真存在。

烈雀和烈若彤等人隻對武學感興趣,對醫術不甚重視,因此所有的醫書都成了慕雪衣的財產。

在這本醫書中,贏琴記錄了關於奇經八脈的事情,他在醫書中說:“人體十二經脈,是祖宗遺留給後人的修煉、診療之根本,是人體之正經,而餘所發現之八條經脈,亦可治愈人體疾病,探析人體奧秘,是人體之奇經,餘以為,奇經八脈亦可吸收天地靈氣,以為十二正經之輔助,具溝通陰陽,蓄積真氣,有調節和滲灌十二正經氣血之作用,交彙竅穴有丹田之功用,餘謂之為陰脈之海、陽脈之海與血氣之海。”

在世人的認知之中,人體共有十二條經脈,三百六十個竅穴。

正道之人利用十二經脈中的陽脈吸收天地靈氣中的純陽之氣,而魔道的人利用陰脈吸收純陰之氣,無論正魔,都將自己吸收的氣體稱之為真氣,而奇經八脈,理論上可以是陰陽溝通,若是能因此使陰陽共濟,人族戰力會加倍提升。

修煉的時候首先要心平氣靜,把身體周邊的空氣通過呼吸納入丹田,用心感應,把真氣留在體內,濁氣吐出,用之滋潤丹田,並使之儲存在丹田之中,通過身體毛孔衝刷皮肉筋骨膜,加強氣血運行速度和骨肉承受強度,使身體更強健,力量更大,抗擊打能力更強。這個階段叫做煉體境。

當身體強大強大到能承受經脈擴張的時候,就可以進入第二個境界“行橋”,行橋是用真氣進入經脈,對經脈進行拓展和滋潤,之所以稱之為行橋,是因為經脈上有很多竅穴,而經脈就像是竅穴之間的橋梁。

當所有陽脈全部打通之後就可以進入下一個境界築竅,築竅就是用真氣衝刷拓展所需的竅穴,這些竅穴和丹田一樣都會成為儲存真氣的器皿,儲備的真氣越多,戰鬥的時候越持久,戰鬥力也會越強大。

鍛體、行橋、築竅是修煉的基礎階段,並非一蹴而就,隨著境界的提升,還要不斷的持續拓展。所以修煉這三個境界相對較快,天賦好的人最多五年就可完成,天賦一般的要八年左右,年齡超過十六歲依舊不能築竅成功的人,基本都會放棄修煉,泯然眾人。

慕雪衣八歲開始修煉陽脈,吸收純陽之氣。十歲開始修煉魔功,陰脈吸收純陰之氣,不敢讓義父烈雀等人知道,每晚都是偷偷潛上山頂,偷偷修煉。

之所以這樣修煉,也是受到了贏琴《奇經秘要》啟發,書中說:“天地能夠陰陽共存,人是天地創造的,人體也一定可以陰陽並蓄,無論正魔,修煉到高深境界都會出現走火入魔狀況,是因為陰陽失衡。”

《奇經秘要》的話一直在慕雪衣的腦海中縈繞,困擾在他的心田,兩年前的一天,少年下定決心,陰陽兼修。